法律百科吧

犯罪預備和未遂的聯繫是什麼?

一、犯罪預備和未遂的聯繫是什麼?

犯罪預備和未遂的聯繫是什麼?

1、概念不同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而已經着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處罰不同

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犯罪預備是着手實施前的階段,而犯罪未遂則是已經着手實施,但是因為其他外界原因沒得逞,比如想盜竊因為有人巡邏沒偷成,比如想搶劫因為遭到反抗沒搶到錢,但是行為實施時已經構成犯罪,只是沒有得到財物而已。但如果為盜竊去購買鉗子等作案工具,為搶劫去購買槍支、刀具或踩點等顯然是在為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屬於犯罪預備。

刑法第22條第1款規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3、特徵不同

犯罪預備具有四個特徵:

(1)主觀上為了實行犯罪;

(2)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

(3)事實上未能着手實施犯罪

(4)未能着手實行犯罪是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刑法第23條第1款規定:“已經着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具備三個特徵:

(1)已經着手實行犯罪;

(2)犯罪未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

我國刑法理論通説認為,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的主要界限在於:行為人是否已經着手實行犯罪。

二、犯罪未遂的認定標準是什麼?

1、判斷是否“着手”實行犯罪。“着手”標誌着犯罪預備階段結束,行為進入犯罪實行階段。犯罪尚沒有着手實行就停止下來,那就不可能有犯罪未遂形態,只可能是犯罪預備或者犯罪預備階段的犯罪中止。

2、判斷是否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犯罪未遂形成區別於犯罪既遂形態的主要標誌。從外國刑事立法看,關於犯罪未遂形態與犯罪既遂形態區別的特徵,主要有四種規定方式:

(1)規定犯罪未遂是未完成犯罪;

(2)規定犯罪未遂就是沒有發生犯罪結果;

(3)規定犯罪未遂就是犯罪行為未完成或者犯罪結果未發生;

(4)規定犯罪未遂就是“不遂”或“未遂”。

3、判斷是否“意志以外的原因”。按照我國刑法理論的通説,“意志以外的原因”應是指“足以阻止犯罪意志的原因”。具體説,“意志以外的原因”是行為人犯罪意志和不犯罪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且必須是足以阻止犯罪意志的原因。

如果是犯罪嫌疑人主動中止實施犯罪行為,並採取措施中止犯罪後果的產生的,此時就只能視為犯罪中止,不能視為犯罪未遂,因為犯罪未遂是犯罪嫌疑人以外的原因造成犯罪後果不能實現,正常情況下,犯罪未遂的處罰是要重於犯罪中止的。

標籤:犯罪 未遂 預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