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損害賠償 > 消費權益

懲罰性違約金與賠償性違約金的性質一樣嗎

一、懲罰性違約金與賠償性違約金的性質一樣嗎?

懲罰性違約金與賠償性違約金的性質一樣嗎

懲罰性違約金與賠償性違約金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區別如下:

(一)懲罰性違約金。懲罰性違約金,是固有意義上的違約金,又稱違約罰。此種違約金於違約時,債務人除須支付違約金外,其他因債之關係所應負的一切責任,均不因之而受影響。債權人除得請求違約金外,還可以請求債務履行或者不履行所生之損害賠償。

(二)賠償性違約金。賠償性違約金,是當事人雙方預先估計的損害賠償總額,又叫做損害賠償額的預定。由於債權人於對方違約而請求損害賠償時,須證明損害及因果關係。而此類舉證,不但困難,且易產生糾紛,因而當事人為避免上述困難及糾紛,預先約定損害賠償數額或者其計算方法,不失為良策,一方面可以激勵債務人履行債務,另一方面,如發生違約,則其責任承擔簡單明瞭。此種損害賠償的預定,也是一種違約金。此種違約金,如相當於履行之替代,則請求此種違約金之後,便不能夠再請求債務履行或者不履行的損害賠償。

我國《民法典合同編》(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585條規定的違約金,屬於賠償性違約金。如此解釋,並不等於否定懲罰性違約金在我國法上的地位。由於《民法典合同編》奉行自願原則,當事人仍然可以明確約定懲罰性違約金,只要此種條款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便仍然有效。當然,如果當事人的約定不明確,原則上推定為賠償性違約金。

二、可以單方解除合同的情形。

《民法典合同編》第五百六十三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大多數人在合同中約定違約金的時候,可能都不會清楚的去區分懲罰性違約金或賠償性違約金,所以司法實踐中默認為合同當中約定的違約金按照賠償性違約金處理。但一份合同肯定不能同時存在懲罰性違約金和賠償性違約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