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勞動工傷 > 勞動保障

如何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如何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地位而言,勞動者是弱勢羣體,一旦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產生糾紛,為了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利,《勞動法》明確規定,勞動者可以申請仲裁機構為自己進行仲裁,除此之外,如何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呢?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幾種辦法。

一、應積極及時的學習和了解相關的勞動法律法規及政策,依法維權

有的勞動者由於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政策不熟悉,不知道該如何來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有的對勞動法規和政策理解不準確,不知道該如何應用,往往造成有的提出的仲裁請求會高於國家規定的標準,這樣不利於化解矛盾,不利於勞動糾紛的處理;有的提出的仲裁請求低於國家規定標準,無形中造成放棄了部分合法權益。所以,勞動者當遇到自己的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麼要學會學習法律知識,要麼要學會找法律專業人士去進行法律諮詢。總之,一定要及時地瞭解自己的爭議所涉及到的勞動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具體規定,爭取做到心中有數,依法維權,理性維權。

二、與用人單位先行協商,擺事實,講道理

在維權實踐中,協商處理勞動糾紛,是一種雙贏的解決方式,不僅有利於化解矛盾,構建和諧勞動關係,而且雙方均能在短期內解決紛爭。尤其對勞動者來説,在許多時候都希望自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並得到實惠。這個協商和解程序雖不是必經程序,但是在實踐中確是一個解決勞動糾紛的好途徑。《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三、通過正規的調解組織進行調解處理

調解程序在現行的勞動爭議處理程序當中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調解程序作了更為完善、更為明確的規定,不僅將調解組織由原先的一種(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增加為三種:

1、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

2、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

3、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

而且將調解程序縮短為15天時間。另外,對於一些特定的調解協議還賦予了法律效力。如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的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無須再申請勞動仲裁或訴訟。上述這些新規定對於勞動者通過調解方式處理勞動糾紛都是非常有利的。

四、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之規定,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達成調解協議後未履行的,勞動者可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在維權實踐中,勞動者常常會遇到一些難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勞動仲裁申請時效要注意

自2008年5月1日起,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由原先的60天延長為一年時間。這對於勞動者通過法律途徑維權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在實踐中許多勞動者仍然會由於各種原因超過勞動仲裁時效。因此,勞動者在遇到勞動爭議時,要特別注意不要錯過一年的勞動仲裁時效,切忌輕易地放棄申請勞動仲裁的權利。

(二)在勞動仲裁程序中也有調解程序,要抓住調解機會

雖然在勞動仲裁程序之前就可先行調解,但是在實踐中,許多用人單位不願協商,或者因雙方差距大而不能達成調解協議。進入勞動仲裁程序或訴訟程序之後,在審理程序當中均有一個調解程序,這個調解程序也是化解紛爭的好機會。勞動者應當抓住此次調解機會,適當地退讓,積極協商處理。

(三)注意保留相關證據材料,如工資條、工作證等;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之規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但是,在維權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在仲裁程序或訴訟程序中會以各種理由推諉,拒絕提供相關的證據材料,致使一些勞動爭議案件因證據不足而敗訴。所以,為了由被動變主動,建議勞動者在維權之前要有證據意識,注意保留對自己有利的一些證據原件,以備後用。

(四)由於訴權只可行使一次,在提出仲裁請求時一定要準確無誤

勞動仲裁程序屬前置程序,申請勞動仲裁就意味着訴權已經開始行使,而這樣的訴權只能行使一次。而在維權實踐中,一些勞動者急於求成,在不熟悉相關法律政策的情況下,提出的仲裁請求或不準確、或不全面,這樣的仲裁請求,很容易導致部分敗訴或全部敗訴。而一旦在勞動仲裁階段訴權行使之後,進入一審訴訟階段,訴訟請求是不可隨意增減或者變更的,除非與原訴求具有不可分性,否則,法院會將新增減或者變更的訴求列為新的爭議而不予審理的。

五、向法律維權中心或法律援助中心申請勞動爭議法律援助

勞動者在提出勞動爭議法律援助申請的同時,要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在法定的勞動仲裁申請時效之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此外,新法還規定了幾種特殊情況下仲裁時效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

1、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2、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3、勞動關係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係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係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4、仲裁請求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所規定的勞動爭議受案範疇。

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是當今社會的一個重要話題,勞動者是弱勢羣體,勞動者一旦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可以採取小編為大家總結的辦法,當然在解決糾紛的過程中,小編也要提醒廣大勞動者,保留自己的工資條和相關錄音,入股將來走上法庭,這些都是重要的證據信息。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諮詢本站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