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的五個要點是什麼?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的五個要點是什麼?

善意取得也被稱作即時取得,主要指的是受讓人從無權處分人方面獲得轉讓的財物。那麼如果受讓人是出於善意的情形下獲得財物,這時受讓人擁有財物所有權。那麼,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的五個要點是什麼?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收集了相關的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的五個要點是什麼?

一、主體

在主體方面,轉讓人須為無權處分人,受讓人為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只有當轉讓人無權處分該物時,原物所有人的利益才會受到侵害,才會存在犧牲原物權人的利益而保護第三人利益的情形,才有適用善意取得的必要。並且,受讓人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這樣才能保證第三人的行為是有效的,一個被撤銷或無效的行為就不存在對其利益的保護問題。

二、客體

在客體方面,從《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規定,

第三百一十一條  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據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適用前兩款規定。

我國規定善意取得的客體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動產以交付為其公示原則,不動產以登記為其公示原則。

三、主觀方面

就主觀方面來説,受讓人應當的善意的。所謂“善意”,主要指不知情,指行為人在為某種民事行為時不知存在某種足以影響該行為法律效力的因素的一種心理狀態。對於認定這種“心理狀態”,我認為應當考慮以下幾個因素:首先,受讓人是否有“知情”的義務,通過他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對轉讓人的瞭解程度,受讓人是否能夠判斷他的取得是善意的;其次,受讓人是否支付了合理的對價,如果受讓人明知其取得該物的價格與實際價值相差極大,則可以認定為其行為出於“非善意”;最後,應當考慮交易的場所是否符合常理。需要強調的是,善意取得為即時取得,因此善意的準據時點原則上應為法律行為發生時即受讓財產時為準,至於事後知情與否,並不影響善意取得的構成。

四、客觀方面

在客觀方面,善意取得必須依一定的法律行為而存在,這是善意取得的前提。受讓人通過交易從轉讓人處取得財產,而受讓人的這種行為是一種“支付合理對價”的法律行為。我國《民法典》中規定“以合理的價格轉讓”就充分説明了這種行為的性質必須的有償的,受贈、繼承等無償方式取得的物不能發生善意取得的效力。

五、動產和不動產

善意取得既可以適用於動產,也可以適用於不動產,但法律規定禁止流通的動產或者不動產,如貴重金屬、毒品、麻醉品、國家專有財產、盜竊物、贓物等不適用善意取得。

通過上述資料,我們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的五個要點在上面都已經進行了明確的介紹。我們知道善意取得同時適用動產和不動產。我國法律規定,無處分權的人如果將財物轉給其他人,所有權人是有權利進行財物追回,並向無處分權人追究補償責任。

標籤:要件 善意 五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