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物業公司之間的合同糾紛是怎麼處理的?

一、物業公司之間的合同糾紛是怎麼處理的?

物業公司之間的合同糾紛是怎麼處理的?

物業公司之間的合同糾紛的處理方式有:

1、業主與物業管理公司協商解決

《物業管理條例》中已經對業主、業主委員會及物業管理公司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作出了明確規定,業主和物業管理公司可以依據有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和物業管理合同的規定,自願平等地進行磋商,進而解決管理糾紛。

2、由第三人調解

這是指業主與物業管理公司可以將糾紛提交給第三人,由第三人來主持雙方進行協商,促成雙方在自願平等的基礎上達成調解協議。一般調解可分為民間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三種,比如可以由物業公司所在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

3、提交仲裁機關仲裁

這是指業主與物業管理公司雙方發生糾紛後,根據我國《仲裁法》第4條的規定,依照物業管理公司中的仲裁條款或者糾紛發生後自願訂立的仲裁協議,將糾紛提請有管理權的仲裁機構即物業管理公司所在地的仲裁委員會進行裁決以解決糾紛。

4、投訴

業主與物業管理公司發生糾紛時,業主可以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49條,向其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投訴。

5、提起訴訟

業主通過以上四種方式仍無法解決糾紛時可以將糾紛訴至法院或直接向當地人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依法行使審判權以解決糾紛。

6、更換物業公司

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能讓業主滿意,則業主可以更換物業公司。

二、物業合同糾紛的原因

1、業主對物業管理公司的所提供的服務不滿意。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物業管理專業服務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從而對服務質量的要求也在相應提高。實踐中,許多業主都反映物業管理公司對於小區環境的管理沒有達到其預期,履行義務不到位。如:小區的綠化沒到位,小區的衞生不合格、垃圾處理不及時,甚至提出小區安全隱患大,經常有自行車、摩托車被盜的情況發生。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業主以此為由,拒絕或者拖延交納物業費。

2.物業服務相關法律規範、規章制度不健全,行政管理工作不夠完善

我國的物業管理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起步較晚,制度不成熟,相應的物業服務法律規範、規章制度的發展也較為滯後。直到21世紀初,國務院頒佈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行政法規《物業管理條例》,該條例將前期物業管理其納入法制軌道,彌補了前期物業管理缺失的境況,使規範前期物業管理市場有法可依。但是,伴隨着城市房地產業的興起,物業管理領域的問題愈加複雜而多樣化,沒有可依據的對應規範,從而造成一些糾紛長期難以解決,困擾當事人和行政主管機關,規範、制度和管理工作上的缺陷和漏洞,為糾紛的產生提供了人為環境條件。

3、前期物業服務企業一般由開發商選聘,而不是由全體業主或業主委員會選聘。

由於前期物業公司一般是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關係企業,也許是房地產開發企業成立的下屬公司,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父與子”關係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和物業管理企業。業主往往不會去區分物業企業與房地產開發且是兩個獨立的民事主體,而認為他們就是一家的。所以業主往往會以房屋質量問題或房屋規劃、綠化率未達承諾為由,拒絕支付物業費。

4、業主與物業服務之間的服務合同約定不明,對服務內容、服務質量標準、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等有關事項均沒有約定。

物業公司之間存在有關工作和業務往來的,可以通過簽訂協議或者合同來進行認定,如果造成了嚴重的矛盾和糾紛事項的,是需要根據實際來追究有關法律責任的,特別是對於造成了嚴重的違法事實的,還需要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