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破壞性採礦罪判處多少年

一、犯破壞性採礦罪判處多少年

破壞性採礦罪判處多少年

《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二款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採取破壞性的開採方法開採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第三百四十六條單位犯本節第三百三十八條至第三百四十五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二、區分破壞性採礦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界限

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壞或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第39條至第41條的規定,對於未經許可擅自採礦的;超越批准的礦區範圍採礦等行為,又拒不停止開採,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以及破壞採礦、勘查設施的,依照《刑法》第156條的規定定故意毀壞財物罪,對直接責任人員或者破壞採礦、勘查設施的人追究刑事責任。即按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

破壞性採礦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相似之處在於它們在客體上都侵犯了財物的所有權,主觀上都出於故意。但兩罪之間卻存在着本質的差別:

(1)客體要件不同。破壞性採礦罪主要侵犯的國家保護礦產資源的管理制度;而故意毀壞財物罪侵犯的則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2)客觀要件不同。破壞性採礦罪在客觀上表現為違反礦產資源保護法的規定,實施採礦行為,從而造成礦產資源破壞,但這種行為並沒有改變礦產資源的性質,只是在某種程度上造成巨大浪費現象,降低或減少其利用率和回收率,從而造成對整體礦產資源的破壞,但礦產資源本身仍具有其原有價值和使用價值;而故意毀壞財物罪在客觀上則表現為毀壞行為,即毀滅、損壞,其結果是使公私財物的使用價值或價值部分或全部喪失。

(3)主體要件不同。破壞性採礦罪的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而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犯罪主體只能由自然人構成。

破壞性採礦罪有多個犯罪主體,其中自然人是常見的主體,除此之外單位其實也是能夠成立本罪。而在通過對比之後,我們也發現破壞性採礦罪其實與故意毀壞財物罪存在一些類似的地方,不過二者在三方面,即客體要件、客觀要件以及主體要件上面的要求不同,這也是二者間的差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