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什麼是疏忽大意的過失?

什麼是疏忽大意的過失?

刑事犯罪分為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過失犯罪又可以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什麼是疏忽大意的過失?怎樣認定疏忽大意的過失?本站小編在此文中對疏忽大意的過失作了詳細介紹,詳情請看下文。

疏忽大意的過失

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這是一種典型的過失。

疏忽大意的過失是一種無認識的過失,即行為人沒有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沒有預見的原因並非行為人不能預見,而是在應當預見的前提下由於疏忽大意才沒有預見;如果行為人小心謹慎、認真負責,就會預見進而避免危害結果。應當預見是前提,沒有預見是事實,疏忽大意是原因。應當預見但由於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就是疏忽大意過失的認識因素。疏忽大意過失的意志因素是反對危害結果發生或希望危害結果不發生,至少可以説是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結果發生。因為行為人沒有預見危害結果,故其實施行為時不可能希望或放任危害結果發生。不過,疏忽大意過失的意志因素屬於消極因素,司法機關不需要證明這一點,只要證明了疏忽大意的認識因素,沒有證據表明行為人希望或放任危害結果發生,一就可以確定為疏忽大意的過失。

從司法實踐來看,判斷行為人是否具有疏忽大意過失,並不是先判斷行為人是否疏忽大意,而是先判斷行為人是否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如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就説明行為人疏忽大意了。在應當預見的前提下,行為人並沒有疏忽大意,但又確實沒有預見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因此,認定疏忽大意過失的關鍵是確定應當預見的前提(在何種情況下應當預見)與應當預見的內容(應當預見什麼)。

1.應當預見的前提是能夠預見。應當預見顯然是一種預見義務,這種義務不僅包括法律、法令、職務與業務方面的規章制度所確定的義務,而且包括日常生活準則所提出的義務。但是,國家只是要求那些有能力履行義務的人履行義務,即應當履行義務是以能夠履行義務為前提的。所以,預見義務以預見可能為前提。義務規範為一般人所設,勿需具體確定;而能否預見則因人而異,需要具體確定;如果行為人能夠預見,則是應當預見的。因此,關鍵是判斷行為人能否預見危害結果。國外刑法理論上歷來有主觀説、客觀説與折衷説之爭,這些學説擴大或縮小了疏忽大意過失的範圍。我們認為,應當根據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來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判斷基礎(或資料)應包括主客觀方面的事實,即應當把行為人的知能水平與行為本身的危險程度以及行為時的客觀環境結合起來判斷能否預見。有些行為人,按其本身的知能水平來説,能夠預見危險程度高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但不能預見危險程度低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有些行為人,在一般條件下能夠預見某種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但在某種特殊條件下,由於客觀環境的限制,卻不能預見某種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在同樣客觀環境下或對危險程度相同的行為,有的行為人知能水平高因而能夠預見,有的行為人知能水平低因而不能夠預見。可見,離開行為本身的危險程度與行為時的客觀環境,僅僅考慮行為人的知能水平,是不能得出正確結論的;只有將這些主客觀事實結合起來進行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其次,判斷方法(或過程)應堅持主客觀相結合,即分析問題的過程要堅持從客觀到主觀,把客觀要求同行為人的知能水平結合起來。法律、法令、規章、準則針對一般人提出了客觀要求與預見義務(如果是特殊行業中的預見義務,則是針對該行業中的一般人提出的要求和義務),判斷行為人能否預見危害結果,就要將行為人的知能水平與這種客觀要求聯繫起來,看行為人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是否達到了足以符合客觀要求的程度。離開了這些要求,就失去了衡量的標準,必然得不到正確答案。只有從這些要求出發,對照行為人的知能條件,才能相對認定他有無適應客觀要求的能力,進而判斷其對於危害結果的發生能否預見、應否預見。

2.應當預見的內容是法定的危害結果我國刑法要求疏忽大意過失犯罪的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危害社會的結果”是一個外延極廣的概念,我們只能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理解。因為過失犯罪以發生危害結果為構成要件,構成要件是由刑法規定的,故這裏的危害社會的結果,只能是刑法分則對過失犯罪所規定的具體的犯罪結果。例如,過失致人死亡時,行為人所應當預見的是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致他人死亡這一法定的具體結果。當然,具體結果又是相對的,在危害公共安全的過失犯罪中,行為人所應當預見的結果不一定很具體,但必須是刑法分則所要求的結果。超新過失論認為,只要行為人在實施某種行為時有一種不安的感覺,但又沒有采取措施避免結果發生的,就是過失。這實際上擴大了過失的處罰範圍,甚至放棄了對罪過的要求。事實上也造成不公平現象:膽量大的人在實施某行為時,可能不會產生畏懼感,因而難以成立過失;而膽量小的人在實施相同行為時,可能產生畏懼感,因而容易成立過失。再者,如何判斷行為人應否產生畏懼感,是否產生了畏懼感,也是極為困難甚至不可能的。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疏忽大意的過失的相關內容,相信通過上述內容,你能對疏忽大意的過失有一個準確的把握,謝謝瀏覽!

標籤:過失 疏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