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徵地拆遷 > 房屋拆遷

如何對公房拆遷補償居住人

一、如何對公房拆遷補償

如何對公房拆遷補償居住人

一般是按面積1:1,但具體你那裏這次拆遷如何補償,請關注當地政府的拆遷公告。

1、公房拆遷,補償款不會全部給居住人的,還有房產所有人公房所屬單位的補償部分。

2、給與公房承租人的補償一般是:由公房所屬單位另行安排住房;或者直接給予補償款,具體補償款是多少,還要看公房所屬單位的決定,但要能保障公房承租人的居住條件。

3、首先須明確一點,公房是國家財產,不能作為私人財產被繼承。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規定,拆遷補償的受償方為被拆遷人,即被拆遷房屋的權人。存在公房租賃關係的情況下,被拆遷人也就是公房租賃關係中的出租人只有在與從承租人解除租賃關係或對承租人進行安置後才能獲得補償。

在被拆遷人(出租人)對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情況下,不存在對承租人的金錢補償問題。但在解除租賃關係的情形中,被拆遷人(出租人)通常以向承租人支付一定的金錢作為買斷承租人承租居住權的對價。

二、公有房拆遷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1、公有房屋拆遷補償公,房產權人不應有別於私房產權人

房屋所有權的性質,房屋的產權可分為公有和私有公房,按管理權屬的不同又分為單位自管公房和直管公房,在我國目前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中,直管公房一般由各級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作為直管公房所有人的代表,依法行使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能,與國家授權單位自管的公房一樣領取了《房屋所有權證》。

公房的所有人作為拆遷關係中的主體之一,其權益理應與其它的所有權主體一樣,受到公平、公正的保護,在制訂政策和執行政策當中,應保持法規的嚴肅性和一致性,制訂的公房拆遷補償行政規定,不應有別於私房的拆遷補償額度和利益分配方法,否則,將有悖於新《條例》保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之立法目的。

2、公有房屋拆遷補償遵循等價有償的民事原則

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共同構成房地產的所有權,房地產所有權人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公房經租中,房地產所有權人行使自己的處分權、收益權,將佔有權、使用權交給承租人,承租人從房地產所有權人處取得佔有權、使用權就必須支付相應的代價——給付租金,這是一個等價有償的雙務民事活動。

拆遷也屬於民事行為,新《條例》在修改過程中尤其注重堅持《民法通則》所確定的民事主體地位平等、自願公平、等價有償的民事原則,平等地保護民事主體的權益,所以,在拆遷過程中,房地產所有權人應該獲得所拆除的房地產價值,包括區位價、重置價及附屬物的補償價,而使用人應該取得因房屋被拆遷使用權滅失的損失補償,包括過渡費、拆遷費等。承租人是否應該取得區價補償呢?

承租人同樣應享有,但承租人享有的不是房屋的區位價,而是使用權的區位價,因為拆遷,承租人從原有區位遷出,對生活造成了不便,因此我們在制訂過渡費、搬遷費等拆遷費用標準時,也應結合房屋的區位價等級差,確定相應的補償比例,在過渡費、搬遷費等給承租户的補償中予以體現,即遭受了多大的損失,就得到多大的補償,更得體現等價有償的原則,而不是從房地產所有人應得利益中挖出一塊來貼補承租人。

3、公有房屋拆遷補償遵循意思自治、協商一致的民事原則

房屋所有人取得重置價結合成新的補償,區位價等補償給承租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的租賃夭系在拆遷補償後自動解除,違反了民事活動中民事主體自願平等、意思自治的原則,租賃雙方不能協商一致的,就解除不了租賃合同,而現有的公房已被拆遷,如何安置使用人呢?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產權調換的房屋,由原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房屋承租人重新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拆遷人提供的安置房也是實行等價交換,超過或不足的價值,互找差價,應該按照雙務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對等的方法,結合情勢變更原則,由租賃雙方協商解決。 公房是國家財產(或集體財產,本文僅指作為國家財產的公房),不能作為私人財產被繼承。公房承租人對於所承租的公房只有居住權,和極其有限的處分權。

公房也就是公有住房,這屬於使用權房中的一種,按照是否能夠上市交易來劃分,可以分為可售公有住房與不可售共有住房。而對於公房的居住人,一般並不享有公房的所有權,所有權通常是歸國家或者單位所有。因此,居住人不能隨意將公房出售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