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償債風險該如何防範?

(一)確定最佳的資產負債率

償債風險該如何防範?

既然是舉債經營,就必然涉及償債問題。現實經營活動中,也存在償債得不到履行的現象。對舉債經營企業而言,要降低償債風險,最直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企業的債務本息控制在償債能力範圍內,為此需要為企業確定一個最佳的資產負債水平。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多大才算是合理,主要取決於企業價值的大小。企業價值高,一方面表明企業盈利水平高、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大、償債資金多,另一方面也説明在銀行的信譽高、獲取銀行貸款的可能性大、償債能力強。

(二)建立完善的償債保障機制

1、事前保障就是要防止償債危機的出現,主要包括:

(1)負債企業對債務任務的自動履行。

法定的企業控制權轉移是自我履行債務的核心。

(2)抵押和擔保。

抵押和擔保是最原始的償債保障機制,當其他保障手段不健全或不可獲得時,或者當事人認為其他保障手段成本太高時,抵押和擔保是一個簡易的選擇,銀行貸款和公司債券都可以將抵押和擔保作為重要的償債保險機制。

(3)債權人的審慎和信用配給機制。

由於信息高度不對稱等原因造成了借貸市場的特殊性,即貸款人不能單純憑價格來作決策,並不是誰給的利息率高就借錢給誰。在進行信貸決策時,需要貸款人建立風險評估和信用評價制度,資產質量好、償債風險低的借款人,即使提出的利息率低,應比資產質量差但利息率高的借款人更容易借到錢,這樣才會使債務的履行有可靠的保障,而且,債權人往往還要根據調查,在不同類型的借款人合理地分配資金,以使風險最低、收益最大。

(4)限制債務期限和債務資金的用途。

如果債務期限短,並用於流動性較強的資產,風險就比較小,而且在一段較短時間內,負債企業的資產結構和資產價值不至於發生很大的變化,有利於債權人對償債風險的掌握。

(5)對企業和企業經營者行為的限制,甚至債權人有限介入企業管理。

對企業和企業經營者行為的限制,從根本上説源於債權人的審慎和信貸配置,主要是銀行鍼對長期貸款的保障手段。長期貸款一般用於固定資產投資,數額較大,而風險又大且缺乏流動性和可轉換性,難以通過抵押和擔保來獲得償債保障,所以貸款人選擇的保障機制主要是對企業和企業經營者行為進行限制。

2、事後保障是指當企業出現償債危機時對債權的保護措施。與事前當事人的主動防範相比,事後的保障機制更依賴於強制性的法律程序。事後保障主要包括:

(1)自發性和解與結算。

當企業出現償債危機時,債權人可同負債企業達成和解協議。這是一種“私了”。自發性和解與結算是事後保障機制中內容最豐富也最靈活的方式,容易將清算與重組有機地結合起來,如折扣和以多種形式償還債務、對部分債務進行延期處理或對部分債務本息進行豁免、變更證券種類和條款等。這種保險機制可免去宂長的法律程序。

(2)破產清算與重組。

一般地説,破產清算只有部分資產能得到償還,其餘部分則血本無歸。重組可使企業仍作為一個整體保存下來,但資本結構會變動,債權也會受到影響。破產製度提供清算與重組兩種方式,如果重組計劃不能被接受就必須進行清算,這是債權在破產機制中得到有效保障的基礎。

(3)承擔無限責任。

由於破產製度對債權提供必要的保障,也使債務人獲得了豁免與“解脱”,所以企業有可能利用這種“解脱”來算計債權人。儘管各種事前保障機制的設計越來越複雜,企業可以在清算能力沒有保障的情況下不負責任地借款,或欺詐性地將財產轉移並使企業破產逃債。

標籤:防範 風險 償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