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訴訟仲裁 > 訴訟管轄

訴訟時效多次中止是否合法?

一、訴訟時效多次中止是否合法?

訴訟時效多次中止是否合法?

訴訟時效多次中止是合法,因爲我們國家法律當中並沒有對此做出一個次數方面的限制,但是如果訴訟時效要終止或者是中斷的話,最長的都有一個訴訟期限20年的規定,並且我們國家的訴訟時效中斷和終止的事由不一樣。訴訟時效中斷可多次進行,但最長不超過最長訴訟時效期間20年。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爲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爲一年: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願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條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第一百四十條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二、訴訟地效的適用條件

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實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其特點在於均是當事人有意識的行爲,包括起訴、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的行爲。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出現即引起時效的中斷(具體事由後述)。

中斷訴訟時效的法定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均產生中斷的法律效力。而且訴訟時效中斷的次數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說,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後,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爲訴訟時效再次中斷。

日常生活當中,對於訴訟時效所作出終止或者中斷的過程中,還是爲了做債權人或者說是權利人的一些具體的一些權益,而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法律當中所直接規定的,比如說請求履行債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