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合同事務 > 合同糾紛

應該怎麼預防合同欺詐行爲?

合同欺詐,是指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一方當事人故意實施某種欺騙他人的行爲,並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而訂立合同的行爲。但具體怎麼判斷是否構成合同欺詐要看是否具備其構成要件,那麼合同欺詐的構成條件是什麼呢,又該怎麼預防合同欺詐行爲呢?您讀讀下文就知道了。

應該怎麼預防合同欺詐行爲?

一、合同欺詐的構成條件是什麼

合同欺詐有四個構成要件:

1、欺詐方有欺詐的故意。所謂有欺詐的故意是指明知告知對方的情況是虛假的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會使對方陷於錯誤認識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2、欺詐方實施了欺詐行爲。欺詐行爲包括積極的行爲和消極的行爲,前者即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如將黃銅說成黃金等;後者即故意隱瞞真實情況,如未履行瑕疵告知義務等。

3、相對人因欺詐行爲而陷於錯誤認識,即相對人陷於錯誤認識與欺詐方的欺詐行爲有因果關係。

4、相對方因錯誤認識而作出意思表示,即因爲錯誤認識而與之訂立了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欺詐與履行能力的有無沒有必然的聯繫。也就是說,有履行能力的人訂立的合同可能存在欺詐;無履行能力的人訂立的合同可能不存在欺詐。所以,在實踐中不宜將無實際履行能力的人訂立合同的行爲一概認定爲有欺詐行爲,只有那些無實際履行能力也不打算履行合同,簽訂合同的目的只是爲了騙取定金、預付款、貨物、貨款等的行爲才屬於欺詐行爲。

二、怎麼預防合同欺詐行爲

1、簽訂合同前認真審查對方的主體資格、資信情況、履約能力。簽訂合同前做到三要,即一要對方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營業執照,委託代理人簽訂合同的,要求對方出具法定代表人授權委託書、代理人的身份證明等,杜絕憑關係或熟人的介紹草率簽訂合同的情況;二要通過各種方式對對方的資信情況進行調查;三要掌握與瞭解對方的履約能力。

2、簽訂合同時嚴格審查合同條款。應嚴格審查合同內容,使權利、義務對等、條款規範、約定明確,以利履行。合同主要條款不能含糊不清或易產生歧義,以防止對方利用條款設置騙局,留下隱患。這項工作,應由法律顧問(律師)把關。

3、建立健全必要的合同管理制度。根據具體情況,從合同簽訂到履行完畢,企業應制訂一套切實可行的、完善而嚴密的合同管理制度。

4、聘請法律顧問,降低經營風險。不法分子利用合同詐騙屢屢得手,加大了企業經營風險。事實上,合同相對方提出的,看似公平的條款,實際上很有可能是對方對某些法律問題的規避;己方提出的,在業務上很有利的條款,實際上很有可能存在重大的法律隱患。因此,企業除了提高人員素質,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外,聘請有合同法律知識和業務能力的律師做法律顧問,是當務之急。

但有時候合同欺詐的行爲是防不勝防,如果真的不小心因欺詐而簽訂了合同怎麼辦,因合同欺詐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這些問題最好問問專業的律師,也可以請律師幫忙解決因合同欺詐引起的各種糾紛。

標籤:合同 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