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衞生法律怎樣解決醫患糾紛?

一、解決醫患糾紛的手段有哪些?

衞生法律怎樣解決醫患糾紛?

醫療糾紛有關的法律,主要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病歷書寫基本規範》(試行)、《處方管理辦法》(試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解決醫療糾紛的方法有醫患雙方協商調解、申請衞生行政部門處理和向法院提起訴訟三種途徑。而現實中,訴訟往往是醫患雙方解決糾紛的首選途徑,患方在醫療糾紛中如何訴訟進行法律上的指導。

二、在醫患糾紛案件中,舉證責任如何分配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規定:“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由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這一司法解釋將過錯推定原則作為醫療事故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明確了在醫療事故糾紛案件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在2010年7月1日實施生效的《侵權責任法》第七章規定了,在三種情況下(即院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範的規定、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偽造、篡改或者銷燬病歷資料的情況)推定是院方的過錯。因此,當前醫患糾紛中的部分舉證責任實際上已經轉移至患方。

三、造成醫療糾紛的原因通常是什麼?

醫療糾紛通常是由醫療過錯和過失引起的。醫療過失是醫務人員在診斷護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失誤。醫療過錯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等醫療活動中的過錯。這些過錯往往導致病人的不滿意或造成對病人的傷害,從而引起醫療糾紛。

除了由於醫療過錯和過失引起的醫療糾紛外,有時,醫方在醫療活動中並沒有任何疏忽和失誤,僅僅是由於患者單方面的不滿意,也會引起糾紛。這類糾紛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對正確的醫療處理、疾病的自然轉歸和難以避免的併發症以及醫療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也可以是由於患者的毫無道理的責難而引起的。亦有人稱之為醫療侵權糾紛,即醫療服務的提供者與接受者之間對醫療行為及其後果是否侵權及侵權責任的爭議。

通常,發生醫患糾紛後,患者可以向衞生管理部門投訴、找第三方機構調解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就實際情況而看,訴訟往往是雙方解決矛盾的最主要方式。醫療糾紛案件不同於一般的民事案件,其實行的是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