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刑事辯護 > 無罪辯護

不指定辯護的情形是怎樣的

一、不指定辯護的情形是怎樣的

不指定辯護的情形是怎樣的

所謂“可以指定”,是指法院可以指定,也可以不指定,無論指定還是不指定,都是合法的。具體而言,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為其指定辯護人:

1、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

2、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查明的。

3、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屬經多次勸説仍不願為其承擔辯護律師費用的。

4、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委託辯護人的。

5、具有外國國籍的。

6、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7、人民法院認為起訴意見和移送的案件證據材料可能影響正確定罪量刑的。

二、哪些情形法院應當指定辯護

所謂“應當指定”,就是法院必須為被告人指定律師作為辯護人,如果不指定辯護人,在沒有辯護人蔘與訴訟的情況下開庭審理,便是程序違法。具體而言,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為其指定辯護人:

1、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2、被告人在開庭審理時是不滿十八週歲的未成年人的。

3、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三、指定辯護的時間

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對於被告人未委託辯護人的,在必要的時候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這是指定辯護律師介入刑事訴訟的時間,也即指定辯護的範圍僅存在於案件的審判階段。認為指定辯護的時間應前移到審查起訴階段,理由如下:

首先,委託辯護介入刑事訴訟的時間,依據《刑訴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公訴案件自移送到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相比之下,指定辯護的範圍僅存在於案件的審判階段,時間極為短促,最早也得在開庭前10日,刑事訴訟已進入後期。也就是説在刑事訴訟介入程序上,委託辯護在時間上早於指定辯護,兩類辯護規定不平等,顯失公平。

其次,指定辯護適用情形有三種:一是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以及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案件;二是被告人是盲、聾、啞或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案件;三是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案件。由此可見,設定指定辯護的目的是為那些弱勢羣體以及可能被處極刑的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更好地保障他們的訴訟權利。但刑訴法將指定辯護侷限在審判階段,在至多10日的短短時間裏,要求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在經濟因素的制約下,去調查清楚那些相比之下案情複雜、取證困難的案件事實,這是不現實的。這在實踐中,往往會出現辯護律師只是走走過場,而使指定辯護流於形式,顯然,不利於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再次,人民法院是審判機關,是居中裁判,應不偏不倚,在案件審判前不應作出被告人可能判處死刑的判斷,不然,會給被告人、指定辯護人、公訴人以及社會各界傳遞這樣一個信息,法院未經審理之前便初步認定被告人死刑,致使人民法院有“先入為主”之嫌。這是違反未經人民法院審判不得確定有罪原則的。

綜上所述,不指定辯護的情況就從指定辯護的條件當中排除的,對於指定辯護當中還存在應當指定辯護的內容,但是需要注意適用指定辯護的審判階段,而且辯護人也只能是依法承擔法律當中援助義務的律師,不能有其他選擇。

標籤: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