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勞動工傷 > 勞動關係

仲裁勞動關係時效有多長?

仲裁勞動關係時效有多長?

依據我國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勞動者與企業的糾紛解決採取的是仲裁前置的程序,也就是如果雙方發生勞動爭議的,必須先要經過勞動仲裁,對勞動仲裁不服的才可以進行勞動訴訟。而我們都知道不管仲裁還是勞動訴訟,都有訴訟時效的限制。仲裁勞動關係時效有多長?請參考下文。

一、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概念

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是指當事人因勞動爭議糾紛要求保護其合法權利,必須在法定的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否則,法律規定消滅其申請仲裁權利的一種時效制度。

二、仲裁勞動關係時效有多長?

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係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係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係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三、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計算

仲裁時效的計算。根據本條規定,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遭到了侵害,這是其請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保護其權利的基礎。

從這一時間點開始計算仲裁時效期間,符合仲裁時效是權利人請求仲裁機構保護權利的法定期間的本意。知道權利遭受了侵害,指權利人主觀上已瞭解自己權利被侵害事實的發生;應當知道權利遭受了侵害,指權利人儘管主觀上不了解其權利已被侵害的事實,但根據他所處的環境,有理由認為他已瞭解已被侵害的事實,他對侵害的不知情,出於對自己的權利未盡到必要的注意或將其作為推延仲裁時效期間起算點的藉口的情況。

仲裁時效的起算,以權利人的權利客觀上受到了侵害、且主觀上已知曉權利被侵害的事實為構成要件。權利人主觀上認為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害,而事實上其權利並未受到侵害的,不能使仲裁時效期間開始計算。

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勞動糾紛仲裁時效為一年,自勞動者知道或着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如果勞動者在知道自身利益被侵犯時,超出一年提出勞動仲裁的,那麼就需要承擔敗訴的風險。

標籤:時效 仲裁 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