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知識產權 > 著作權

法律中影視作品包括什麼權利?

著作權8.41K

一、影視作品的內涵

法律中影視作品包括什麼權利?

(一)影視作品的發表權

發表權是作者依法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和以何種方式公之於眾的權利。根據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公之於眾”是指著作權人自行或者經著作權人許可將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開,但不以公眾知曉為構成要件。作品完成後,可以以複製、表演、播放、展覽、朗誦、發行、攝製或者改編、翻譯等方式使作品在一定數量、不特定人的範圍內公開。

但是,作品僅在與作品有特定關係的人之間為徵詢意見而傳閲,不屬於發表。影視作品經拍攝、剪輯、洗印完成並製成拷貝之後,如未經發行亦未經公開上映,則該電影作品被視為尚未公開發表。電影作品雖未發行,卻已公開上映,如電視台以自制的連續劇節目播放於眾,但是沒有發行節目帶,這種情況被視為已經公開發表。

(二)影視作品的署名權

署名權是作者在作品上署上自己名字以表示作者身份的權利。署名的形式很多,既可以署作者的真名,也可以署作者的筆名,或者作者自願不署名。署名是確認創作人具體身份的重要法律依據。

就影視作品而言,在大多數情況下,影視作品的製片人不會違反創作者(導演和演員)的意思,而不將其署名於影視作品上。因此,在實踐中影視作品創作人的署名權較無問題。影視作品創作者在行使署名權時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一般商業習慣,如在影視作品的影像中標示出創作者的姓名就已足夠,沒有理由再行要求必須於宣傳廣告(海報、電視廣告或電影院播映預告片)中標示其為創作人。

當前,因影視作品的署名順序而發生的糾紛,法院一般將依照下列原則處理:有合同約定者按約定所確定的署名順序;沒有合同約定者,則按照創作相關作品所付出的勞動、作者姓氏筆畫等標準來確定署名順序。

(三)影視作品的修改權

修改權是作者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其作品的權利。所謂修改是指對作品的內容、文字等進行改動、修飾、潤色和增刪等以提高、完善原作品的作法。作品是作者思想的集中體現,作者對作品發表後的社會效果須承擔責任。修改權作為著作人身權的一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作品體現了作者個人的思想、意志,如果允許他人任意改動,就必然破壞了作者對作品的整體構思,改變了作品的原意,勢必對作者的名譽、聲望造成影響。因此,在作品發表後,如果作者認為該作品已不能反映其變化了的學術觀點或文藝思想,他們有權根據自己的意志對作品進行修改,如刪節、充實、改寫等。

由於影視作品並無出版有關規定的適用,因此亦無上列修改權之適用。不過,值電影重新拷貝或重新上映時,由原導演進行剪輯等修訂工作,亦屬常例。因此,無論就法律解釋而言,還是就立法而論,均應肯定影視作品著作權人的修改權。

(四)影視作品的保護作品完整權

作者有權保護其作品的完整性,有權保護其作品不被他人醜化,未經作者許可,他人不得擅自刪除、變更作品的內容,或者對作品進行破壞其內容、表現形式和藝術效果的變動,以保護作者的名譽聲望,維護作品的純潔性。即使得到作者許可對作品進行修改,也應當維護作品的完整性,不得對該作品進行歪曲或篡改。保護作品完整權是修改權的延伸,但在內容上比修改權更進了一步,不僅禁止他人對作品進行修改,而且還禁止他人在以改編、註釋、翻譯、製片、表演等方式使用作品時對作品做歪曲性的改變。

就影視作品而言,創作人維持作品完整指的是何時的作品,是否包括作品完成前的狀態。由於電影內容通常是由導演作最後決定,經常會發生在剪輯時將已經拍攝好的鏡頭予以刪除的情況。從這種意義上講,只有在電影製作完成後,才有保護作品完整可言。由此推論,在電影完成之前,如果演員因片名不雅或內容與劇本不符而拒拍者,應屬合同爭議之問題,而不能以保護作品完整權主張權利。

二、電影版權

電影版權,即電影著作權,是指電影作品的個人作者或者公司對其作為製片人所依法享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含電影發行權、電影放映權、信息網絡傳播權、複製權等17項權利。

在學理上,根據性質不同,版權可以分為著作權及鄰接權。簡單來説,著作權是針對原創相關精神產品的人而言的,而鄰接權的概念,是針對表演或者協助傳播作品載體的有關產業的參加者而言的,比如表演者、錄音錄像製品製作者、廣播電視台、出版社等等。像中國一些電視台放映國外電影或年代久的電影而沒有購買就是無版權放映。

電影版權的取得有兩種方式:自動取得和登記取得。在中國,按照著作權法規定,作品完成就自動有版權。 所謂完成,是相對而言的,只要創作的對象已經滿足法定的作品構成條件,即可作為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

三、影視作品的保護

(一)侵權狀況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提起電影版權被盜版,一般人都會想到音像製品方面的盜版。而如今,新技術的出現,數字和網絡技術的進步,在促進電影藝術不斷進步的同時,也使電影傳播方式即電影版權盜版方式日趨多樣化。

“起初我們接觸的電影VCD、DVD盜版很多,由於我們對電影放映前期作出了大量反盜版工作,情況有所改善。目前對於電影放映後期的盜版,我們正面臨着嚴重的挑戰。”中影集團總經理韓曉黎説,網絡侵權,特別是電視台的盜播,非常嚴重。

(二)維權尷尬

“近兩年來,我們通過訴訟挽回了20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但是我們深深感到,通過我們一個部門、一個單位,尤其是單獨的電影出品人進行維權,太力不從心了。發行一個片子,出500個拷貝,一人管一個拷貝,就得派出500人。電影發行之後,還要派人到全國各地,利用錄像機錄下侵權的證據,然後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訴訟。”韓曉黎無奈地説,實在無法應付過來。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費安玲説,雖然通過法律手段,可以解決侵權問題。然而著作權法實施20多年來,這種利益的衝突仍愈演愈烈。這説明法律不是萬能的,不可能指望所有問題都通過法律來解決。

更為重要的是,即使通過司法解決,電影權利人也未必能夠收回損失。幾年前,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受北影、上影、長影等10家制片單位委託,將私自侵犯他們電影版權的天都代理中心、天津泰達音像發行公司告上法庭。法院最後判罰賠給10家制片廠120萬元人民幣,摺合到每部影片上的賠償,就是5萬元。可是,算上取證費、律師費、訴訟費等各項開支,製片方卻入不敷出。

2005年11月,中國版權保護協會打的第一場維權官司,也遭遇了同樣的尷尬。八一電影製片廠的電影《太行山上》被湖南一家電視台盜播,結果獲得的賠償僅僅勉強維持所有開支。八一電影製片廠的一位負責人表示,這只不過是“討了個説法”。

(三)障礙重重

“實際上,中國電影版權保護面臨的最大困難還是如何轉變大眾的觀念。”朱永德十分感慨地説,儘管政府十分重視電影的版權保護問題,一些相關法律、法規也不斷完善;但是由於大部分老百姓仍然沒有意識到盜版的危害性,甚至一些權利人自身的維權意識也不強,再加上某些地方保護主義,使得維權之路遇到了許多困難。

這一點,在7月下旬由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依法審結的中國教育電視台被訴侵權播放影片《衝出亞馬遜》一案中有明顯的體現。2005年9月10日,未經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許可,中國教育電視台在其一套節目的週末影片欄目中播放了該片。中國教育電視台認為其播放行為係一種課堂之外的教育教學使用行為,應屬於合理使用。法院審理認為,《衝出亞馬遜》確實屬於有關部門推薦的愛國主義教育影片,但這並不表示任何播放被推薦影片的行為均是出於公益目的。就本案來説,中國教育電視台在播放該片的過程中插播了多處廣告內容,顯然與公眾利益無關,其播放行為是帶有商業目的的。

不過,費安玲指出,很多人喜歡以“沒有以營利為目的”進行抗辯,認為其沒有侵權,其實他們都是心虛的。我國法律在認定侵權上並沒有要求以營利為目的,侵犯了他人的物質財產,並不需要以營利為目的即可構成侵權。無論是否以營利為目的,只要符合法律關於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只要不是在法律給予特別保護的範圍之內,那麼這個侵權行為就是成立的。

“保護電影版權,權利人首先要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一位業內人士舉例説,信息網絡傳播權是修改後的著作權法明確確認的權利人享有的一項重要權利,但是這項權利如果靠單個權利人自己加以落實和實現難度較大。所以,電影版權人需要依靠一定的機構和版權集體管理組織來集體實現。

影視作品包括什麼呢?通過閲讀以上資料,我們發現影視作品是包括電影作品在內的一些視頻作品,其認定往往需要專業的知識產權律師進行。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影視作品是受到《著作權法》保護的,當您的權利受到盜版侵害時,您完全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標籤:法律 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