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學校教育 > 教育培訓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依據是什麼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依據是什麼

很多人乍然聽到培智學校會覺得非常的陌生,其實在我國培智學校所接收的學生也是比較特殊的,這部分學生羣體是屬於智力上存在一定問題的兒童,是通過培智學校能夠讓其學會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的。因此,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和我們所熟悉的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課程標準是存在一定差別的。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依據是什麼?

一、課程性質

生活數學課程是培智學校義務教育階段的一般性課程,具有基礎性、及性、發展性、實用性和可接受性。生活數學課程的學習能幫助學生掌握必備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初步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為學生適應生活、適應社會奠定重要的基礎。

二、課程基本理念

1、培智學校生活數學課程的設計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培智學校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滿足學生的個別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使得學生都能接受適合的數學教育,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2、培智學校生活數學課程內容既要反映社會發展的需要,考慮數學本身的特點,又要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規律和特點,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它不僅包括數學的結果,也包括數學結果的形成過程和藴涵的數學思想方法。課程內容的選擇應貼近學生的實際,有利於學生體驗、理解、思考。課程內容的組織要重視過程,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係;要重視直觀,處理好直觀與抽象的關係;要重視直接經驗,處理好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係。課程內容的呈現應注意層次性和多樣性,以滿足不同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需求。

3、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成為學生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數學教學活動應充分採用多感官並用,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合作交流,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教師活動,應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整合教育資源,採取有效的溝通手段和多元的教學方法,實施分層分類教學,創造條件開展個別化教學,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的機會,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依據是什麼 第2張

學生的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4、培智學校生活數學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按照個別化教育計劃,有效實施差異性評價,建立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重視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以及語言表達、溝通交往能力的發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培智學校生活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須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並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教具學具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數學活動中去。

三、課程設計思路

培智學校生活數學課程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充分考慮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體現數學的實質;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樂趣,獲得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的能力。

按以上思路具體設計如下。

(一)學段劃分

為了體現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整體性,本標準統籌考慮九年的課程內容。同時,根據學生髮展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劃分為三個學段:第一學段(1~3年級)、第二學段(4~6年級)、第三學段(7~9年級)。

(二)課程目標

培智學校生活數學課程目標分為總目標和學段目標,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四個方面加以闡述。數學課程目標包括結果目標和過程目標。結果目標使用了“瞭解、理解、掌握、運用”等行為動詞表述,過程目標使用“經歷、體驗”等行為動詞表述(行為動詞解釋見附錄)。

(三)課程內容

根據學生智力發展的特點,在各學段中,安排了“常見的量”“數與運算”“圖形與幾何”“統計”“綜合與實踐”五個部分內容。其中,“綜合與實踐”內容設置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有關的知識與方法解決日常生活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應用意識,積累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提高學生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能力。

“常見的量”的主要內容有:有無、大小、多少、長短、高矮、粗細、厚薄、輕重、寬窄、人民幣、時間、長度、質量等。

“數與運算”的主要內容有:數的認識,數的表示,數的大小,數的運算,數量的估計等。

“圖形與幾何”的主要內容有:空間和平面基本圖形的認識,圖形的性質、分類和度量,圖形的軸對稱等。

“統計”的主要內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從數據中提取信息並進行簡單的推斷。

“綜合與實踐”是一類以問題為載體、以學生主動參與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重要途徑。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將綜合運用“常見的量”“數與運算”“圖形與幾何”“統計”等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在數學課程中,應當幫助學生建立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和應用意識。

數感主要是指關於數與數量、數量關係、運算結果估計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數感有助於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數的意義,理解或表述具體情境中的數量關係。

符號意識主要是指能夠理解符號所表示的意義,並且運用符號表示數、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瞭解使用符號可以進行運算,得到的結論具有一般性。建立符號意識有助於學生了解符號的使用是數學表達和進行數學思考的重要形式。

空間觀念主要是指根據物體特徵抽象出幾何圖形,根據幾何圖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實際物體;想象出物體的方位和相互之間的位置關係等。

幾何直觀主要是指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藉助幾何直觀可以把複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有助於釐清解決問題的思路,預測結果。幾何直觀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數學,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都發揮着重要作用。

數據分析觀念主要是指了解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應當先做調查研究,收集數據,通過分析做出判斷,感受數據中藴涵着信息。數據分析是統計的核心。

運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夠根據法則和運算律正確地進行運算的能力。培養運算能力有助於學生理解運算的算理,尋求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依據是什麼 第3張

應用意識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有意識利用數學的知識和方法解釋現實世界中的現象,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另一方面,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藴涵與數學有關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用數學的知識和方法予以解決。在整個數學教育的過程中都應該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綜合實踐活動是培養應用意識很好的載體。

本身培智學校的課程標準就是要培養學生的一些初步的思維能力,是為了讓他們學會適應生活,減輕家裏面的負擔,學校在設計課程的時候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學習能力,在數學的這一方面結合實際狀況進行教學,當然能夠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合作交流等這些基本生活技能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