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網絡生活 > 快遞政策

快遞延誤賠償標準2022是什麼?

快遞行業近年來迅速發展壯大,需求量增多的同時快遞也形成了一套單獨的體系。消費者享有送貨上門的貼心服務,如果送來的包裹有破損或者錯誤,消費者也可以進行投訴。在快遞被延誤時,根據延誤的賠償標準消費者可以向快遞公司索賠,快遞延誤賠償標準是什麼?

快遞延誤賠償標準2022是什麼?

一、快遞延誤賠償標準是什麼?

基本的行業共識,同城快遞的投遞時間一般是24小時,而國內異地的快遞是72小時。同城快件徹底延誤的時間最長是三天,國內異地的快件徹底延誤時間是七天。按照這個標準規定,延誤的賠償應當是免除本次的服務費用,延誤導致貨品價值喪失的,應當按照相應的毀損進行實際賠償。

民法典》有貨物運輸合同專章規定,其中規定,如果對於所託運的貨物有毀損,或者丟失情況的,首先有約定的按照約定進行賠償,沒有約定的,雙方可以進一步達成一些補充協議或者按照合同條款去確定賠償的價格;如果沒有辦法確定的,要依據貨物所到達地的市場價格進行定價。這其中存在一個舉證責任,涉及到間接損失的,間接損失的利益是多少,這個間接損失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這些需要結合具體的證據去判定。

根據我國快遞市場管理辦法規定,為保障寄件人的合法權益,快遞企業應當提醒寄件人閲讀快遞運單的服務合同條款,並建議寄件人對貴重物品購買保價或者保險服務,並在承諾時限內完成快件的投遞,如在投遞中發生延誤,快遞企業應當按照與用户的約定,依法予以賠償;如果沒有約定,則按照《郵政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賠償。劉俊海指出,消費者在運用法律武器維權的同時,也要有法治思維,理性維權,不得濫用權力。商家不能因為消費者索賠過高,就指責消費者敲詐勒索,同時,消費者也不能無視法律法規,提出過分的高額賠償。

1、如果是因為快遞公司的原因,導致“快遞”變“慢遞”,造成消費者權益遭受損害的,消費者可以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及合同法追究快遞公司的法律責任。

2、精神損害在合同法裏沒有規定,在侵權責任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也僅限於精神損害嚴重的情況,所以除快件本身的價值外,其他的“損失”很難索賠。

3、快遞企業需要完善自己的公司治理體系,提高快遞質量,凡法律規定的,一定要履行;法律沒有規定但企業承諾的,也一定要履行。

如果對商品造成損失再按價賠償。快遞公司在賠償時也只會賠償可預見性的損失,至於不可預見性損失快遞公司不予賠償。因此在寄快遞之前就要與快遞公司擬定運送標準,重要物品最好不要快遞以防延誤和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