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社會保障 > 養老保險

村幹部養老保險政策是什麼

一、村幹部養老保險的政策

村幹部養老保險政策是什麼

(一)參保者每人每年均享30元政府補貼

1、以往的政府補貼都是針對特殊人羣,而此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政策的補貼範圍大幅擴大,將普通參保人員都納入其中。對參保繳費人員,統一按每人每年30元給予補貼。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對年滿16歲、不滿60歲的參保人員,在個人繳費基礎上,每人每年補貼30元,該補貼直接存入個人賬户,不能用於抵扣繳費;對年滿60歲以上,且自願選擇一次性躉繳的人員,按一次性繳費年限,每人每年也給予30元補貼,但可抵扣繳費。”

2、該負責人説,補貼涉及400多萬符合條件的普通參保人員,目的在於提高個人養老保險待遇。而特殊人羣的待遇可重複享受。

舉例:一位一、二級重度殘疾參保人員,其繳納最低標準100元的保險費,政府要給予40元特殊補助,即個人實際每年只繳60元,加上重複享受每人每年30元的普遍繳費補貼,其個人賬户每年儲存總額則為60元+40元+30元=130元。

(二)零繳費參保

1、新政策規定,在今年8月31日之前,年滿60週歲以上的城鄉居民,本人不繳費也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80元,比國家每人每月55元的標準高出25元。

“以往各類養老保險政策都須補足一定年限的參保費用,而今後參加我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則可不補繳。”該負責人表示,但60歲以上老人不繳費享受基礎養老金也是有條件的,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必須按新政策參保繳費,已參加其他社會養老保險則視為已參保繳費。

2、同時,有條件的老人可自願按每月40元、60元、90元3個檔次選擇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費,這樣,除能按月領取80元基礎養老金外,還能領取按所選檔次發放的個人賬户養老金,養老待遇水平將大幅提高。

4、舉例:一位65歲的參保人員,若選擇90元繳費檔次,他距75歲差10年,即120個月,一次性躉繳養老保險費為90元×120個月=10800元,再扣除政府每年補貼的30元,即30元×10年=300元,實際繳費10500元。每月領取的養老待遇為80元(基礎養老金)+90元(個人賬户養老金)=170元,若享受獨生子女及高齡補貼,每月最多可領取190元。

(三)降繳費檔次

1、據瞭解,國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把年繳費標準分為5檔,分別是: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

2、而重慶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原先只有200元、400元、600元、900元4個繳費檔次,為與國家標準對接,也滿足經濟收入較低的參保對象需求,新政策增設了100元的最低繳費檔次。

3、負責人説,保留高出國家標準的600元和900元兩檔,是為鼓勵多繳多得,為逐步縮小各項養老保險制度之間的待遇差距奠定基礎。

4、舉例:一位選擇年繳費900元檔次的參保人員,60歲時,按目前辦法靜態測算,繳費15年,每月可領取養老保險待遇194元;繳費30年,每月可領取養老保險待遇353元;繳費44年,每月可領取養老保險待遇558元。

(四)取消繳費年限

1、按照新政策,45歲以下人員繳費年限須達15年以上,而對45~59歲人員,則不再設最低繳費年限,只要求按年繳費,到60歲方可按月領取養老金。(15年個人賬户總額/139個月)=248元。

2、該政策中政府補貼對應於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較為公平,社會養老保險的社會性也體現出來了。

二、農村養老保險的規定

農村養老保險,是指以農村非城鎮户籍的居民為保險對象的養老保險制度。農村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是:保障水平與農村生產力發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養老保險與家庭贍養、土地保障以及社會救助等形式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等;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自我保障為主,集體(含鄉鎮企業、事業單位)調劑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政府組織與農民自願相結合。

三、農村養老保險的原因

(一)老齡化加快

隨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農村勞動力的輸出,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人口進入城市,年齡結構出現“兩頭大,中間小”的局面。據統計,2000年中國口農村8.33億人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估計佔7.36%,到2030年6.64億農村人口中,65歲的老年人口將達到17.39%為1.29億。

(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覆蓋範圍太小,覆蓋對象有缺陷

中國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百分之七十五在農村。據統計,未納入社會保障的農村人口還很多。建立社會保障網絡的鄉鎮1998年僅佔全國鄉鎮總數的41%,建立社會保障基金會的村委會不到村民委員會總數的20%。

(三)傳統的家庭養老保險的功能被削弱了

養兒防老的觀念在中國農村根深蒂固,家庭贍養一直是最重要的養老方式。以自給自足為基本特色的農業社會中,生產技術基本穩定,社會分工程度很低,“子承父業”高度概括了上下兩代人之間的密切關係。這種穩定的世代交替,能在家庭內部自然的完成贍養老人的職能,並形成相應的道德規範。

(四)土地政策

農村養老難於完全依賴土地保障,但是土地對於有的農民來説仍然是重要的生產資料。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提供的數據,從1978年到1998年,全國農民平均來自第一產業的收入比重由91.5%下降到了57.2%,其中純農業收入僅佔總收入的42.9%。農民家庭經營收入中,大約40%來自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1/4左右來自勞動收入。來自轉移性與財產性的收入約佔純收入的5.7%.由此可見,來自土地的農業收入已難以保證農民的基本生活,以之養老更是奢望。有的農民已經擺脱土地的束縛,參與到現實的社會保障中。但是,土地對於有的農民來説仍然是很重要的生產資料。

(五)貧富差距逐年拉大,為今後的社會發展埋下了隱患

農村的發展一年不如一年,城市的發展卻一年比一年好。農村和城市老年人的生活狀況的差距也是顯而易見的,政府對農村養老保險的推行在出台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後基本上是不聞不問。有項調查表明,進城務工者中有82.4%的單位不為其交納養老保險,比“城裏人”(46.1%)高出很多,由此表明,進城務工者在養老保險方面的整體水平很低。政府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政策力度應加大,應該維護社會公正,切實地保障農民權益。

村幹部養老保險政策是什麼呢?根據上文介紹,我們發現當村幹部是農村户口時,就可以參加農村社會保險了。目前,國家對農村社會保險的年限和檔次都有所降低。另外,農村參保還可以享受補貼和零元參保的優惠。不過,由於我國地區較多,每個地方的實施進度可能有所不同,具體您可以諮詢您所在地的社保局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