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企業辦事 > 企業納税

企業所得税税前扣除是什麼?

隨着新《税法》的頒佈,國家允許企業在計算應納税額時及時扣除税收。雖然規定早已頒佈,但是很多朋友都不是很瞭解企業所得税税前扣除是什麼以及其對於企業的影響。為了解決您的疑問,本站小編特意為您蒐集了以下資料,希望對您有幫助。

企業所得税税前扣除是什麼?

一、企業所得税

企業所得税是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税。納税人範圍比公司所得税大。企業所得税納税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

(1)國有企業;

(2)集體企業;

(3)私營企業;

(4)聯營企業;

(5)股份制企業;

(6)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企業所得税的徵税對象是納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業所得税是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居民企業及非居民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其生產經營所得為課税對象所徵收的一種所得税。作為企業所得税納税人,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税法》繳納企業所得税。但個人獨資企業及合夥企業除外。

二、企業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而新《企業所得税法》第八條中對於税前扣除的規定卻極為簡單:“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税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税所得額時扣除。”

以下原則可能會出現在未來新的企業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辦法中:

(一)税法優先原則

在計算應納税所得額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税收法律法規的規定不一致的,應當依照税收法律法規的規定計算。(《企業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條規定)

例如,職工福利費的範圍,在財務部和國税函都有相關的規定且不一致,而國家税務總局在税務答疑時就明確了,在所得税上按照國税函的文件處理;在會計處理上按照財政部財通的文件。如果不一致,就按照税法的標準。

在實務操作中還一定要注意税法優先原則在其他方面的體現,如合同中寫明股權轉讓產生的個人所得税由個人負擔,但是由對方承擔這部分費用,在實際操作中,如果沒有繳納個人所得税,税務部門還是會找個人承擔責任。

(二)税法協調原則

對企業依據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並實際在財務會計處理上已確認的支出,凡沒有超過《企業所得税法》和有關税收法規規定的税前扣除範圍和標準的,應按企業實際會計處理確認的支出,在企業所得税前扣除,計算其應納税所得額。《國家税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

(三)税法空白原則

税收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財政、税務主管部門未明確規定的具體扣除項目,在不違反税前扣除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按國家財務、會計規定計算。

例如,關於勞保支出,目前只是規定了具體的扣除明細範圍,但是沒有扣除標準,那麼企業就可以按照國家財務、會計的規定計算。

三、企業所得税税前扣除要點

(一)備案制

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重大會計差錯更正情形,應當將變更或更正的性質、內容和原因等在變更年度的所得税彙算清繳前報主管税務機關備案。

從目前減輕納税人辦事流程的政策方向上,應儘量減少備案,而採取增加企業信譽的制度。

(二)合理性

企業的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應當具有合理的商業目的,且不以減少、免除、推遲繳納税款為主要目的。對有證據表明企業濫用會計政策或會計估計造成減少、免除、推遲繳納税款的,税務機關有權進行合理調整。

税務機關既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政策的執行者,所謂的“合理”對於税務機關的操作空間比較大,而對於納税人就比較難把握。例如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企業在剛成立時往往會將折舊年限拉長,以減少當期的成本和費用,不然可能當年的税收都不能彌補虧損;而在盈利時,就將折舊年限縮短,折舊變大,成本增加,納税變少,這種情況税務機關就會對企業進行調整。

企業的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應當具有合理的商業目的,商業目的較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財務軟件,應該是記入當期費用還是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的折舊年限最低是十年以上,而財務軟件又具有無形資產的性質,但如果具有合理的商業目的,企業也可以將折舊年限縮短到兩年,但需要進行備案。

(三)時效性

對企業以前年度實際在財務會計處理上已確認且已按規定在税前扣除的各項支出,因會計政策變更採用追溯調整法進行調整的,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中影響前期損益的各項支出調整金額,應直接調整變更當期應納税所得額,不得追補確認在業務支出發生年度扣除。

和國家税務總局公告[2012]年15號文意思類似,以前年度已經發生的各項支出並且已經在税前扣除,因政策變更需要對以前的東西進行調整,例如2014年政策變更,如果變更影響的是2013年,就調整2013年的當期應納税所得額,如果是虧損的,就將當年的虧損額進行調整,將來在彌補的時候做適當的變化;如果已經多繳納了税金,不能退税,只能在未來的年限內抵税。

(四)可追性

對企業以前年度實際在財務會計處理上已確認且已按規定在税前扣除的各項支出,企業採用追溯重述法進行會計差錯更正的,在有關税收政策規定的税前扣除範圍和標準內,其更正金額允許追補調整業務支出發生年度的應納税所得額,但追補調整期限應符合税收徵管法的規定。

以前調整的應納税額可以有追補的年限,按照現在的規定一般是五年以內,而在討論稿中沒有具體的規定,只是給了一個框架。

(五)一致性

企業在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生的涉及税前扣除的調整事項(包括會計政策、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等),如發生於報告年度所得税彙算清繳之前,應調整報告年度的應納税所得額;如發生於報告年度所得税彙算清繳之後,作為本年度的納税調整事項,相應調整本年度應納税所得額。

例如:在2013年所得税彙算清繳時補繳的税金,那麼肯定是在2014年的2月到5月補繳,那麼這個怎麼入賬?根據會計準則,如果前期的會計差錯更正,如不具有重大的影響,可以記入當期,如果具有重大的影響,進行全年度損益調整,而這裏和會計上的處理一致。

企業所得税税前扣除是什麼呢?綜上所述,企業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其實就是將企業所得税的扣除時間提前到計算企業盈利時,這樣做能夠有效防止部分企業偷税漏税。實行企業所得税税前扣除對於按時繳納税費的企業來説是沒有損失的,並且,通過提前扣除税費也能提高税收的公正性、平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