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合同事務 > 合同糾紛

合同遲延履行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履行過程中,合同當事人可能出現遲延履行合同義務的情形。對於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來説,怎麼確定對方是否構成合同的遲延履行,對於合同的合同的遲延履行會造成什麼法律後果。下面,本站小編為您解答有關規定。

合同遲延履行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遲延履行的情形有哪些?

1、給付遲延,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到來時,能夠履行而沒有按期履行債務。其構成要件為:

(1)須有債務存在;

(2)履行須為可能;

(3)須債務履行期已屆滿;

(4)須因可歸責於債務人的事由而未履行;

(5)須無法律上的正當理由。

給付遲延的法律後果為:

(1)債權人可訴請強制執行;

(2)債務人賠償因遲延而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失;

(3)在給付遲延後,如遇有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標的物毀損,債務人須承擔履行不能的責任,不得以不可抗力為由主張免責。但如債務人能證明縱然沒有給付遲延,損失仍將發生的,則可免責;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其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或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並請求賠償損失。

2、受領遲延,是指債權人對於債務人的履行應當受領而不為受領。其構成要件為:

(1)須有債權存在;

(2)須債務人的履行需要債權人的協助;

(3)須債務已屆履行期且債務人已履行或提出履行;

(4)須債權人未受領給付,且遲延受領無正當理由。

在遲延受領的情況下,債權人應依法支付違約金,因此給債務人造成損害,則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債務人得依法自行消滅其債務,如以提存的方式消滅債務。

根據以上內容我們知道,合同遲延履行的情況主要有給付遲延和受領遲延兩種情況。對於合同的遲延履行法律也規定了相應的後果,如果在具體的合同履行中,遇到了合同遲延履行,不知道怎麼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或者不知道怎麼主張賠償標準的,可以諮詢本站網站獲得解答。

標籤:履行 合同 遲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