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裸條借貸受騙羣體亂象何時能停止?

裸條借貸受騙羣體亂象何時能停止?

現代社會借貸抵押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大家對金錢的需求總是超乎想象,於是一些無良的商人開始打學生的主意。近些年來許多網貸平台如雨後春筍般鋪天蓋地的襲來,紛紛對準了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利用他們的天真與對金錢的渴望,做出不合常理的事情,裸條借貸受騙羣體亂象到底何時才能停止?


一、裸條借貸事件綜述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一些借貸平台通過熟人間借貸關係,做起了裸條借貸的生意。什麼是裸條借貸,就是在借款前,借款人需拍一張手持本人身份證的裸體照,以此替代借條。當發生違約不按時還款時,放貸人可以以裸體照片和借款人父母聯繫方式作為要挾的條件來逼迫借款人還款。

放貸者在多個互聯網借貸平台提供這一服務,但大多數為私下交易,互聯網平台只是一個幌子,或者是變相隱藏的手段。

二、裸條借貸玩法:額度按學歷分

這種變相的裸條借貸瞄準一些在校的女大學生,放貸者向大學生借款一般根據學校的好壞來決定額度高低。只要學歷在專科以上,並且能夠提供有效的證明就能進行借款。也是門檻低、手續簡單等這些因素吸引了這些在校大學生,裸條借貸受騙羣體也就這樣產生了一批又一批。

據悉,專科,只要統招即可,一般專三學生是6000元額度,12個月還清;非畢業班專科生的額度是10000元,最多24個月還清,且需在畢業前還清。本科一般不做限制,額度為15000元,最多分36個月還清,重點本科及研究生博士生的額度還會高一些。

然而,在這類型的借貸平台上,周利息最高可達30%,平均利息在25%左右;另外“裸條”下款手續費還要10%。就這樣,有些學生承擔不起這麼高的利息,只好借新債來還舊債,利滾利之後,窟窿越來越大。

三、裸條借貸催款手段何至於此

除了裸條借貸這種極端手法以外,背後還活躍着一批在網上催款的人,他們被稱為“網絡催客”,遊走在灰色地帶。利用果照只是其催款方式的一種,背後暗藏的催款手段其實五花八門。

短信催收和電話催收是最簡單的一種催收手段;線上催收則是在網上曝光借款人手機號碼、身份證、住址、網絡賬號等;線下催收:知會親友、單位同學、社交平台的好友等熟人催收,如果還不成功的話,則直接上門催收。

實際上,從事這一工作的職業催款人已成為網絡借貸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他們一般為放貸者和多家網絡借貸平台服務,業務渠道也比較多樣化,包括在催貸平台上在線註冊並搶單接單,或通過QQ羣、微信羣、貼吧和論壇與放貸人直接接洽並接單。

四、裸條借貸涉事平台竟是借貸寶

至於這家涉事的“熟人間網絡借貸平台”究竟是哪家,相關報道中沒有明確指出。但微博爆料人“北京九叔”則在其微博中直接指出該平台是“九鼎借貸寶”。

借貸寶自上線以來,多次傳出關於存在“傳銷”、“詐騙”、“套取用户信息”等負面消息,這次借貸寶旗下的互聯網催收平台“人人催”,催收手段極端,甚至涉嫌侵權。

有媒體針對此事訪問了涉事中的借貸寶,其相關負責人迴應稱,該平台是以打造熟人間借貸為特色的平台,借貸雙方基於好友關係自發進行借貸,平台並不提供放貸等服務,並表示報道中以果照施壓的催收方式,是放款人自行採取的非法催收手段,不是借貸寶平台所為。

該負責人還稱,如遇到裸條借貸、要挾等事件發生,建議當事人及時向當地警方報案或向借貸寶客服反饋。另外,如果用户通過線下協議致使實際借貸利率超過平台最高年利率24%的限定,只要借款方能提供相關證據,借貸寶可以通過司法途徑爭取幫助其減免不合法的部分。

五、裸條借貸:網絡借貸在逐漸變味

網貸平台以互聯網的便利,滿足資金供求雙方對理財或借貸的需求,原本並無好壞之分。但面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羣體的校園網貸,正在逐漸變味。

借款前,門檻極低,不明示風險,甚至存在交易雙方私下約定,提供果照便能提升借款額度;借款後,高額利息與不透明收費潛伏,若逾期,催債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一些大學生借新還舊,從少到多,正一步步陷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泥淖中。

其實,傳統銀行很早前就提供過這類校園金融服務,但因壞賬率過高、社會問題頻現,2009年銀監會發文禁止銀行向未滿18歲的學生髮信用卡。時隔數年,傳統銀行漸次退去的市場,卻成為校園網貸跑馬圈地的新獵場。各家平台野蠻擴張,亂象愈演愈烈。

除了校園貸,整個網絡借貸行業的問題數也在逐漸遞增。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5月底,全國正常運營平台共2748家,問題平台累計達2061家。其中失聯平台、跑路平台佔為多數。為能解決這些的也只能靠平台自查和監管部門的監督管理。

這些平台的操作花樣非常多,很容易對涉世未深,對金錢觀念不強的學生們有很大的誘惑,導致裸條借貸受騙羣體數量呈上升趨勢。對此,金融領域人士建議應大大加強校園信貸行為的管理,一旦誤入陷阱沒有及時還款,不僅僅會自己受影響,連帶家庭和學校身邊的人都會受到波及。主流媒體也逐漸增大對這隻能怪違法亂象的行為的宣傳和打擊行為,良好的借貸環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