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取保候審開庭後緩刑的概率大嗎?

取保候審開庭後緩刑的概率大嗎?

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抓獲之後,如果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可以提供保證人或繳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辦理取保候審。法律開庭之後,會通知該取保候審人員到庭參加訴訟。那取保候審開庭後緩刑的概率大嗎?本站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詳細説明。

一、取保候審開庭後緩刑的概率大嗎?

取保候審是強制措施的一種,是我國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以保證其在取保候審期間的行為不逃避偵查和審判,並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在司法實踐中一般僅適用於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且適用緩刑的犯罪嫌疑人較多。 但是,取保候審畢竟只是一種強制措施,並不是實體處理結果。被取保候審的當事人仍有可能被判處實刑。但相比沒有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判緩刑的概率就要大得多。

二、不適用於緩刑的情況有哪些?

1、侵犯知識產權犯罪4種情形一般不適用緩刑

2007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出台的新的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適用緩刑情形予以規範,以列舉的方式進一步明確:四種情形一般不適用緩刑。

根據這一司法解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符合刑法規定的緩刑條件的,依法適用緩刑。但是,司法解釋同時明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適用緩刑:因侵犯知識產權被刑事處罰或者行政處罰後,再次侵犯知識產權構成犯罪的;不具有悔罪表現的;拒不交出違法所得的;其他不宜適用緩刑的情形。

2、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刑法修正案八修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74條規定:“對於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三、緩刑期間要注意哪些問題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規定定期向執行緩刑的機關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

一般來説,犯罪人員只有在犯罪情節較輕,同時對社會沒有危害性的情況下,司法機關才會同意該犯罪人員的取保候審申請。而緩刑的適用對象也是一些犯罪情節較為輕微的犯罪人員,雖然並不是所有可以取保候審的情形都可以判處緩刑,但實踐中這類犯罪人員被判處緩刑的概率確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