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工程質量偏差處理方法有哪些?

建築工程大多數都會有一些工程質量偏差,但是偏差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就不會發生重大事故,若是超出了控制範圍就有不可估計的事故發生了。那麼工程質量偏差處理方法有哪些? 所發生的事故依據又有哪些呢?關於這些問題,小編做了一個介紹,大家可以瞭解一下。

工程質量偏差處理方法有哪些?

一、事故處理的依據

1、與事故有關的施工圖紙和技術説明。

2、與工程施工有關的資料、記錄。例如,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工方案、施工計劃,施工記錄、施工日誌,有關建築材料的質量證明資料。

3、事故調查分析報告,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

(1)質量事故的情況:包括髮生質量事故的時間、地點、事故情況,有關的觀測記錄,事故的發展變化趨勢、是否已趨穩定等。

(2)事故性質:應區分是結構性問題,還是一般性問題;是內在的實質性問題,還是表面性的問題;是否需要及時處理,是否需要採取保護性措施。

(3)事故原因:闡明造成質量事故的主要原因,例如對於混凝土結構裂縫是由於地基的不均勻沉降原因導致的,還是由於温度應力所致,或是由於施工拆模前受到衝擊、振動的結果,還是由於結構本身承載力不足等。對此,應附有説服力的資料、數據説明。

(4)事故評估:應闡釋該質量事故對於建築物的功能、使用要求、結構承受力性能及施工安全有何影響,並應附有實測、驗算數據和試驗資料。

(5)設計、施工及使用單位對事故的意見和要求。

(6)事故涉及的人員與主要責任者的情況等。

二、工程質量偏差處理方法

1、修補處理

這是最常採用的一類處理方案。通常當工程的某些部分的質量雖未達到規定的規範、標準或設計要求,存在一定的缺陷,但經過修補後還可達到要求的標準,又不影響使用功能或外觀要求,在此情況下,可以做出進行修補處理的決定。

屬於修補這類方案的具體方案有很多,諸如封閉保護、復位糾偏、結構補強、表面處理等均是。例如,某些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蜂窩麻面,經調查、分析,該部位經過修補處理後,不會影響其使用及外觀;某些結構混凝土發生表面裂縫,根據其受力情況,僅做表面封閉保護即可等。

2、返工處理

當工程質量未達到規定的標準或要求,有明顯的嚴重質量問題,對結構的使用和安全有重大影響,而又無法通過修補的辦法糾正所出現的缺陷的情況下,可以做出返工處理的決定。例如,某防洪堤壩的填築壓實後,其壓實土的幹容重未達到規定的要求幹容重值,核算將影響土體的穩定和抗滲要求,可以進行返工處理,即挖除不合格土,重新填築。又如某工程預應力按混凝土規定張力系數為1.3,但實際僅為0.8,屬於嚴重的質量缺陷,也無法修補,即需要作出返工處理的決定。十分嚴重的質量事故甚至要作出整體拆除的決定。

3、不作處理

某些工程質量問題雖然不符合規定的要求或標準,但如其情況不嚴重,對工程或結構的使用及安全影響不大,經過分析、論證和慎重考慮後,也可作出不作專門處理的決定。可以不做處理的情況一般有以下幾種:

(1)不影響結構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例如有的建築物出現放線定位偏差,若要糾正則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若其偏差不大,不影響使用要求在外觀上也無明顯影響,經分析論證後,可不做處理;又如,某些隱蔽部位的混凝土表面裂縫,經檢查分析,屬於表面養護不夠的幹縮微裂,不影響使用及外觀,也可不做處理。

(2)有些質量問題,經過後續工序可以彌補的。例如,混凝土的輕微蜂窩麻面或牆面,可通過後續的抹灰、噴塗或刷白等工序彌補,可以不做專門處理。

(3)經法定檢測單位鑑定合格。例如,某檢驗批混凝土試塊強度值不滿足規範要求,強度不足,在法定檢測單位對混凝土實體採用非破損檢驗等方法測定其實及強度已達規範允許和設計要求值時,可不做處理。對經檢測未達要求值,但相差不多,經分析論證,其後期強度可以利用的,只要使用前經再次檢測達設計強度,也可不做處理,但應嚴格控制施工荷載。

(4)出現的質量問題,經檢測鑑定達不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核算,仍能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例如,某一結構構件截面尺寸不足,或材料強度不足,影響結構不需進行專門處理。這是因為一般情況下,規範標準給出了滿足安全和功能的最低限度要求,而設計往往在此基礎上留有一定餘量,這種處理方式實際上是挖掘了設計潛力或降低了設計的安全係數,因此需慎重考慮。

根據情況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工程質量偏差只要不超出所規定的範圍一般是不會發生事故的,若是發生事故,可以根據事故有關的施工圖紙和技術説明。若是大家遇到有關類似的問題,希望小編的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

標籤:工程質量 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