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法律顧問 > 法律常識

婚前這些法律知識您要知道

01、結婚的條件

婚前這些法律知識您要知道

男方要年滿22週歲,女方要年滿20週歲; 自願且無配偶;非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未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必須雙方本人共同申請,不得委託代理;雙方有結婚意識能力。

02、彩禮與嫁粧

(1)彩禮可以返還嗎

禮的本質是個附條件的贈與行為,所附條件即締結婚姻,所以,如果男女雙方最終沒有登記結婚的、或者雖然去民政部門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但實際沒有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或者因為彩禮的給付導致家庭生活困難的,那麼在這些法律規定的情況下,男方是有權要求返還彩禮的。

(2)嫁粧是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如果在結婚登記前陪送的嫁粧,那麼應當認定為女方的婚前個人財產;如果是婚後陪送,且女方家人也未明確表示是給女方的,則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03、婚房購買

(1)婚房購買要關注

第一,簽訂購房合同簽訂時間、地點、主體、購房協議、居間服務協議、預售合同等;

第二房款支付:定金支付情況、購房款的支付情況、支付憑證、税費支付;

第三,房屋權利證書、不動產權利證書、預告登記、產權信息登記查詢;

第四,房屋權屬約定;

第五,房屋裝修出資及裝修工程:房屋裝修合同及裝修款的支付、房內設施出資證明。

(2)婚房出資要關注

第一,一方父母出資,以父母名義購房:所有權屬於父母,子女無權分割;

第二,一方父母出資,以該方子女的名義購房:視為對自己子女的贈與,為登記一方婚前個人財產;

第三,一方父母出資,以雙方名義購房:應視為父母對雙方的贈與,但若發生分割,法院會考慮對共有財產的貢獻大小,實際生活需要等情況,一般不會完全支付未出資方的產權份額;

第四,一方父母出資,以另一方子女的名義購房: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的規定: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第五,由雙方父母出資,以一方子女名義購房: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的規定,父母雙方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如果沒有相反約定的情況,該不動產應當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

第六,由雙方父母出資,以雙方子女名義購房: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的規定,婚前父母雙方為購房出資,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各自子女的個人贈與,等同於子女個人出資,應當視為按份共有,各自按照出資份額享有相應的權益。

04、子女姓氏

《婚姻法》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因此,子女的姓氏,應由夫妻平等協商而定。但子女成年後,可以自己選擇隨父姓還是隨母姓,甚至可以決定不隨父姓,也不隨母姓。

關於財產的疑問

1.什麼是夫妻共同財產

婚前買的:基本都是婚前的個人財產

婚後買的:基本都是婚後的共同財產

提示:另有約定的除外

2.哪些是個人財產

一方婚前所買的財產:無論過去多少年,它都不會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都是個人的財產。

提示:社會上有一種誤解,婚後滿八年,就會變為共同財產?根據法律法規,財產是不會轉化的。

一方的婚前財產在婚後的轉化形態:也是屬於一方的個人財產。

提示:一方婚前擁有的車,即使車報廢了,車還是屬於個人財產。還有的人,將婚前財產賣掉所得到的款,這個錢也是個人財產。

一方身體傷害所受到的一些補償:不適合在夫妻離婚的時候進行財產分割。

提示:一方因為傷殘所得到的傷殘賠償金、醫療費等,是用來支撐受傷者今後生活的,所以不適合在夫妻離婚的時候進行財產分割。

一方在繼承的時候被繼承人專門指定給他一個人所繼承的財產:

在遺囑中專門有這樣的指定,那麼就屬於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提示:如果岳父想將自己的房產給他的女兒繼承,可以在遺囑中專門指定只給女兒繼承,不包括女婿,這就是女兒的個人繼承所得財產。

一方在贈與合同中專門得到指定他個人贈與的財產:也是屬於一方的個人財產。

提示:岳父想在生前就把房產過户給女兒,可以寫一份贈與協議,明確説明房產只給女兒,不包括女婿,這就排除了女婿的贈與權利。

婚前財產所對應婚後的孳息(法律術語,包括自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屬於婚後的個人財產。

自然孳息:比如農村的一個女性,她嫁給老公時帶了一頭牛,牛肚子裏懷了牛寶寶,那麼嫁過去之後牛所生的牛犢,就屬於自然孳息。

法定孳息:例如銀行存款帶來的利息就是法定孳息。當夫妻將共同財產約定成個人的,那麼它就屬於個人財產。

3.哪些是共同財產

包括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雙方所得的:工資、獎金、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住房補貼、養老保險的費用、破產安置費用、知識產權收益,還有其他共同得到的繼承和贈與的財產……

法官提醒

結婚與買房,是人生中的兩件大事,一件可能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筆開支,另一件代表着進入全新的人生階段。房產和婚姻也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既是婚前博得丈母孃青睞的必備利器,也是離婚時財產糾紛的重要對象。提前瞭解有關婚前的法律知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標籤:婚前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