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知識產權 > 專利

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有哪些

專利2.44W

你能説出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些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嗎?有的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是可以直接判斷出來的,此時權利人就能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那究竟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有哪些?請跟隨本站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有哪些

一、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有哪些

1.侵害的對象是有效的專利。

專利侵權必須以存在有效的專利為前提,實施專利授權以前的技術、已經被宣告無效、被專利權人放棄的專利或者專利權期限屆滿的技術,不構成侵權行為。專利法規定了臨時保護制度,發明專利申請公佈後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該發明的應支付適當的使用費。對於在發明專利申請公佈後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發明而未支付適當費用的糾紛,專利權人應當在專利權被授予之後,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2.必須有侵害行為,即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侵害他人專利的行為。

3.以生產經營為目的。非生產經營目的的實施,不構成侵權。

4.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即行為人實施專利的行為未經專利權人的許可,又無法律依據。

(二)專利侵權行為的表現形式專利侵權行為分為直接侵權行為和間接侵權行為兩類。

1.直接侵權行為。這是指直接由行為人實施的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其表現形式包括:

(1)製造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2)使用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

(3)許諾銷售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4)銷售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5)進口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6)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7)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仍然屬於侵犯專利權的行為,需要停止侵害但不承擔賠償責任。

2.間接侵權行為。這是指行為人本身的行為並不直接構成對專利權的侵害,但實施了誘導、慫恿、教唆、幫助他人侵害專利權的行為。例如,行為人知道有關產品系只能用於實施特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原材料、中間產品、零部件、設備等,仍然將其提供給第三人以實施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權利人主張該行為人和第三人承擔連帶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該第三人的實施不是為生產經營目的,權利人主張該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二、侵犯專利權要承擔哪些責任

根據專利法及其有關法律的規定,侵權行為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

(一)行政責任

對專利侵權行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有權責令侵權行為人停止侵權行為、責令改正、罰款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還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二)民事責任

1、停止侵權

停止侵權,是指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

2、賠償損失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所受到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可以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3、消除影響

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採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消除對專利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

(三)刑事責任

依照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應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上文中具體為大家舉例説明了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包括哪些,同時也為大家帶來了侵犯專利權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要是你的專利權被他人侵犯的話,建議你最好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這樣才能更好的捍衞你的合法權益。本站為您整理本篇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標籤:專利權 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