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誹謗罪是否要求公然性?

一、誹謗罪是否要求公然性?

誹謗罪是否要求公然性?

誹謗罪是否要求公然,其明確規定傳播出去的誹謗已經明確的傷害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法律中有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另外,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1、侮辱、誹謗案件公安機關不予處理。由被害人自行到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處理。

2、侮辱、誹謗案件,屬於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是刑事自訴案件。由被害人自己到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公安機關無權立案偵查,無權管理。

3、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佈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犯誹謗罪的,告訴的才處理。《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二、誣告陷害罪與報復陷害罪的區別

1、客體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後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權利。

2、對象不同:前者的對象是一切公民;後者的對象是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與舉報人。

3、主體不同:前者是一般主體;後者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4、行為表現不同:前者表現為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後者表現為濫用職權、假公濟私,進行報復陷害。

5、目的不同:前者是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後者是一般報復的目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了報復陷害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利用職權、捏造犯罪事實,並向有關機關告發的,完全符合誣告陷害罪的特徵,應定誣告陷害罪,不定報復陷害罪。

綜上所述,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佈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如果誹謗他人,情節不嚴重的,受害人可以要求誹謗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造成損失的,還要賠償損失。

標籤:誹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