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合同事務 > 合同訂立

怎樣預防汽車購銷合同欺騙行為的發生?

一、在關於購車投訴中,合同文本投訴居汽車類榜首

怎樣預防汽車購銷合同欺騙行為的發生?

記者走訪發現,近年來新車銷售中,合同問題上升為焦點。訂車條文模糊、口頭承諾不兑現等引發的糾紛越來越多。在去年的投訴中,合同文本投訴甚至超過了質量和售後問題,位居投訴榜首,更佔汽車類消費投訴的1/3。

而本報在近年來報道中屢次提及的“展廳裝潢和廠家授權的4S店,並不能代表汽車經銷商的實力,也不能代表汽車經銷商的誠信”觀點,也得到業界廣泛共識。業內人士分析,與前幾年汽車景氣利潤較高的售車環境不同,當前部分商家更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在惡劣的經營環境下,商家在處理一些爭議的做法也發生巨大改變,與早年相關部門介入後則普遍採取出讓一定利潤息事寧人的做法不同,現在越來越多的商家則選擇按照合同文本據理力爭,以此降低自身的經營成本。

二、“包牌”銷售暗藏合同欺詐

在殘酷的競爭中,一些隱性欺騙消費者的手段也層出不窮。記者調查發現,商家當下“包牌”銷售的方式,因無法讓消費者真正瞭解裸車價的實際優惠,成為商家合同欺詐的最好掩護。其中,包保險、包税等籠統和不列舉費用明細是最為普遍的做法。

據瞭解,以保險為例,籠統的全保並沒有統一標準,險種不同、是否包含不計免賠以及商業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額不同等,均直接影響車主保險權益的大小。不同車行提供的險種組合的全保,車主得到權益可能會相去甚遠。此外,包税如果沒有列名具體的税費多少,商家可能會在口頭報價誇大購置等税種的費用,凸顯車價的優惠,吸引購買。同時,上牌涉及的費用還包括車船税、年票等費用,是否在包牌之列,都可能成為商家忽悠消費者的藉口。一些車行會告訴你這些費用需要多少錢,但在合同中卻未寫入包牌價之列,這些口頭説辭與文本不一致,最終引發合同糾紛。除了費用欺詐外,目前合同糾紛還體現在是否準時交車上。

三、面對汽車購銷欺騙,合同文本應該越細緻越好。

工商部門此前發佈的消費警示提醒,汽車消費要多留“心眼”,簽訂購車合同要細緻。一定要詳看合同內容,核對內容中註明的車型、顏色、出廠批次、交車時間、雙方違約的處理等內容是否與自己所選的相符。如果是先交訂金,待有車後再提車的,除了約定何時交車外,更要約定若不能按期交車將如何處理。

銷售人士提醒,消費者購車時,對各種費用都要一清二楚,如購置税多少,保險險種包含哪些等,贈送哪些禮品及贈品品牌等。記者調查發現,一些車行將免費精品納入車價中的欺詐行為,並不少見。此外,上牌後還要對各種税費進行核對,避免商家忽悠。在需要預付購車的時候,應注意少付訂金規避風險。此外,購車前最好能確認新車是否有合格證,如出現上牌等一拖再拖的現象,應提高警惕並及時向12315等維權部門申訴。

消費者在選購汽車的時候,要學會閲讀汽車購銷合同,認真理解合同條款和內容。核對好車型、顏色等信息是否是自己所選,對於其中的費用説明和明細要做到一清二楚,對於交車時間也要約定清楚。總之消費者要多留個心眼,對購銷合同做到清楚明白,才能預防汽車購銷合同欺騙行為的發生。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諮詢本站三亞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