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法律顧問 > 法律

財產損失税前扣除管理辦法

法律1.54W
財產損失税前扣除管理辦法

人身權利是每個人最重要的權利之一,包括健康權、自由權等,這些權利都受到法律的保護,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人身權利。侵權行為屬於一種對他人造成損失的違法行為,而人身侵權就是對他人身體造成一定傷害的一種侵權行為,我國對於人身侵權有相關的法律規定,對於造成人身侵權的行為人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受害人進行賠償,也要及時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精選律師 · 講解實例

税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

《企業所得税税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範企業所得税税前扣除憑證(以下簡稱“税前扣除憑證”)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税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税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税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等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税前扣除憑證,是指企業在計算企業所得税應納税所得額時,證明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實際發生,並據以税前扣除的各類憑證。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企業是指企業所得税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的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第四條 税前扣除憑證在管理中遵循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原則。真實性是指税前扣除憑證反映的經濟業務真實,且支出已經實際發生;合法性是指税前扣除憑證的形式、來源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關聯性是指税前扣除憑證與其反映的支出相關聯且有證明力。  
第五條 企業發生支出,應取得税前扣除憑證,作為計算企業所得税應納税所得額時扣除相關支出的依據。  
第六條 企業應在當年度企業所得税法規定的彙算清繳期結束前取得税前扣除憑證。  
第七條 企業應將與税前扣除憑證相關的資料,包括合同協議、支出依據、付款憑證等留存備查,以證實税前扣除憑證的真實性。  
第八條 税前扣除憑證按照來源分為內部憑證和外部憑證。  
內部憑證是指企業自制用於成本、費用、損失和其他支出核算的會計原始憑證。內部憑證的填制和使用應當符合國家會計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  
外部憑證是指企業發生經營活動和其他事項時,從其他單位、個人取得的用於證明其支出發生的憑證,包括但不限於發票(包括紙質發票和電子發票)、財政票據、完税憑證、收款憑證、分割單等。  
第九條 企業在境內發生的支出項目屬於增值税應税項目(以下簡稱“應税項目”)的,對方為已辦理税務登記的增值税納税人,其支出以發票(包括按照規定由税務機關代開的發票)作為税前扣除憑證;對方為依法無需辦理税務登記的單位或者從事小額零星經營業務的個人,其支出以税務機關代開的發票或者收款憑證及內部憑證作為税前扣除憑證,收款憑證應載明收款單位名稱、個人姓名及身份證號、支出項目、收款金額等相關信息。  
小額零星經營業務的判斷標準是個人從事應税項目經營業務的銷售額不超過增值税相關政策規定的起徵點。  税務總局對應税項目開具發票另有規定的,以規定的發票或者票據作為税前扣除憑證。  
第十條 企業在境內發生的支出項目不屬於應税項目的,對方為單位的,以對方開具的發票以外的其他外部憑證作為税前扣除憑證;對方為個人的,以內部憑證作為税前扣除憑證。  企業在境內發生的支出項目雖不屬於應税項目,但按税務總局規定可以開具發票的,可以發票作為税前扣除憑證。  
第十一條 企業從境外購進貨物或者勞務發生的支出,以對方開具的發票或者具有發票性質的收款憑證、相關税費繳納憑證作為税前扣除憑證。  
第十二條 企業取得私自印製、偽造、變造、作廢、開票方非法取得、虛開、填寫不規範等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以下簡稱“不合規發票”),以及取得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的其他外部憑證(以下簡稱“不合規其他外部憑證”),不得作為税前扣除憑證。  
第十三條 企業應當取得而未取得發票、其他外部憑證或者取得不合規發票、不合規其他外部憑證的,若支出真實且已實際發生,應當在當年度彙算清繳期結束前,要求對方補開、換開發票、其他外部憑證。補開、換開後的發票、其他外部憑證符合規定的,可以作為税前扣除憑證。  
第十四條 企業在補開、換開發票、其他外部憑證過程中,因對方註銷、撤銷、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被税務機關認定為非正常户等特殊原因無法補開、換開發票、其他外部憑證的,可憑以下資料證實支出真實性後,其支出允許税前扣除:  
(一)無法補開、換開發票、其他外部憑證原因的證明資料(包括工商註銷、機構撤銷、列入非正常經營户、破產公告等證明資料);  
(二)相關業務活動的合同或者協議;  
(三)採用非現金方式支付的付款憑證;  
(四)貨物運輸的證明資料;  
(五)貨物入庫、出庫內部憑證;  
(六)企業會計核算記錄以及其他資料。  
前款第一項至第三項為必備資料。  
第十五條 彙算清繳期結束後,税務機關發現企業應當取得而未取得發票、其他外部憑證或者取得不合規發票、不合規其他外部憑證並且告知企業的,企業應當自被告知之日起60日內補開、換開符合規定的發票、其他外部憑證。其中,因對方特殊原因無法補開、換開發票、其他外部憑證的,企業應當按照本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自被告知之日起60日內提供可以證實其支出真實性的相關資料。  
第十六條 企業在規定的期限未能補開、換開符合規定的發票、其他外部憑證,並且未能按照本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提供相關資料證實其支出真實性的,相應支出不得在發生年度税前扣除。  
第十七條 除發生本辦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企業以前年度應當取得而未取得發票、其他外部憑證,且相應支出在該年度沒有税前扣除的,在以後年度取得符合規定的發票、其他外部憑證或者按照本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提供可以證實其支出真實性的相關資料,相應支出可以追補至該支出發生年度税前扣除,但追補年限不得超過五年。  
第十八條 企業與其他企業(包括關聯企業)、個人在境內共同接受應納增值税勞務(以下簡稱“應税勞務”)發生的支出,採取分攤方式的,應當按照獨立交易原則進行分攤,企業以發票和分割單作為税前扣除憑證,共同接受應税勞務的其他企業以企業開具的分割單作為税前扣除憑證。  
企業與其他企業、個人在境內共同接受非應税勞務發生的支出,採取分攤方式的,企業以發票外的其他外部憑證和分割單作為税前扣除憑證,共同接受非應税勞務的其他企業以企業開具的分割單作為税前扣除憑證。  
第十九條 企業租用(包括企業作為單一承租方租用)辦公、生產用房等資產發生的水、電、燃氣、冷氣、暖氣、通訊線路、有線電視、網絡等費用,出租方作為應税項目開具發票的,企業以發票作為税前扣除憑證;出租方採取分攤方式的,企業以出租方開具的其他外部憑證作為税前扣除憑證。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