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徵地拆遷 > 拆遷安置

拆遷律師:外嫁女“一人兩户口”,還能拿到徵地補償款嗎?

在農村集體土地徵收中,“外嫁女”的補償權益保障是一個備受廣大被徵地農民關注的老大難問題。

拆遷律師:外嫁女“一人兩户口”,還能拿到徵地補償款嗎?

究竟是看户口還是看人是否實際居住,老百姓的認識難以統一,實踐中的操作也是各式各樣。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的專業拆遷律師反覆強調的一點是,這類案件不能簡單的一概而論,而要本着具體案情具體分析的嚴謹態度,就個案論個案,來判定這位“外嫁女”究竟是有還是沒有。

以下,我們通過檢察日報對湖南省寧鄉市一則此類案例的報道來看這一問題的一個審判實例……

基本案情:“一人兩户”後遭區別對待

劉某出生在寧鄉市(原寧鄉縣)灰湯鎮灰湯村一組,在母親户頭下申辦了農業家庭户口,承包了責任田,並辦理了當地的身份證。

1992年,劉某的父親為其購買了張家界市(原大庸市)永定區的非農業家庭户口。

2005年8月,劉某到深圳務工。

2008年將這一非農業户口遷至深圳市福田區。

此後,劉某結婚以及小孩登記户口,均使用深圳的非農業家庭户口,但她原有的農業家庭户口並未註銷。

2011年,灰湯村一組部分土地被政府徵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人均分得9000餘元徵地補償款,但有田土在孃家的出嫁女僅分配田土部分,每人補償4000餘元。

劉某認為,灰湯村一組應按照同等村民待遇向其分配徵地補償款,故向法院提起訴訟。

2014年1月,深圳市公安機關受理了劉某的“重户註銷”業務申請,並於同年9月註銷了其在深圳的非農業户口。

一波三折:從再審到檢察院監督

該案經寧鄉縣法院、長沙市中院判決,均駁回劉某的訴訟請求。

劉某向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也遭到駁回。

劉某不服,向長沙市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監督。

2016年,該院作出不支持監督申請決定。

劉某又向湖南省人民檢察院申請複查監督。

該院經審查,認為該案適用法律錯誤。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當事人能否享有徵地補償費分配資格,要以其是否具有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為前提條件。”承辦姚檢察官表示,劉某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可以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判斷標準以及劉某的常住户口所在地兩個方面予以認定。

該案中,劉某的父親為其購買了張家界市永定區的非農業户口,但其在該地沒有固定住所、沒有生活來源,同時未註銷其農村户口,導致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擁有雙重户籍的非法狀態。

辦案檢察官經過調查核實,認為劉某出生後隨母親取得灰湯村一組農業户口並在該組分得了承包土地,已經取得該組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身份。

她的非農户口因違法已被註銷,不能因其使用非農户口進行了民事行政活動就確認非農户口的合法性。

“劉某合法有效的户口一直都是灰湯村一組的農業户口,故應當認定她具有灰湯村一組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

檢察官介紹,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請求支付相應份額的,應予支持。

所以,劉某有權請求參與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的分配。

2017年6月19日,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決定撤銷長沙市檢察院不支持監督申請決定,並向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2017年11月28日,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決,支持檢察機關的抗訴意見,認定劉某具有灰湯村一組集體組織成員身份。

日前,劉某終於拿到了剩餘的徵地補償款。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的專業拆遷律師告訴大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是關鍵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4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已經收到的土地補償費。

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請求支付相應份額的,應予支持。

基於此審判原則,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的專業拆遷律師就此案提示廣大被徵地農民以下兩點,可在日後的維權中作為參考:

其一,此類糾紛依法可提起民事訴訟進行救濟。

最高人民法院法研〔2001〕51號和法研〔2001〕116號兩份《答覆》均指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其成員之間因收益分配產生的糾紛,屬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糾紛。

當事人就該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只要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08條(現為第119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其二,此類糾紛的審理主要看“資格”,故本案中“一人兩户”的另一户並不影響劉某的土地補償權益。

也就是説,即便劉某的另一個非農業户口當年是通過非法方式獲得的,且其“一人兩户”的情形也是非法狀態,但户籍狀況和“資格”是兩個法律問題,不應混為一談。

檢察院的檢察監督意見是很有實踐參考價值的。

其三,劉某之所以最終獲取補償,其堅持不懈的依法維權是重要基礎。

一審、二審、再審申請、檢察監督,劉某可以説是窮盡了法律途徑進行救濟,最終才獲取了公平、合理的徵收補償。

這份對法律的堅持與信賴,是她成功的關鍵,也是廣大被徵地農民所需要學習的地方。

是否窮盡了法律救濟手段,是否到了放棄的時候,這是廣大被徵地農民在維權中應當審慎考慮的事情。

如果拿不準,及時諮詢專業徵收維權律師就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