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關於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案件的解釋是什麼?

單位犯罪的主體是企業,一些企業在經營中違反法律規定,破壞市場秩序,涉嫌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針對單位犯罪的處理,最高法出台了相關司法解釋,指導各級法院審理單位犯罪案件。那麼,關於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案件的應用法律問題解釋是什麼?下面我們跟隨小編了解下有關知識。

關於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案件的解釋是什麼?

一、關於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案件的應用法律問題解釋是什麼?

關於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案件的應用法律問題解釋

為依法懲治單位犯罪活動,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現對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有關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刑法第三十條規定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也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企業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第二條 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後,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

第三條 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判定單位犯罪的核心和關鍵是什麼?

我國刑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根據這一規定,以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歸單位所有的,是單位犯罪。在立法中明確規定單位犯罪,是新刑法在犯罪主體分類上的一大突破,其對日趨增長的單位犯罪予以刑事處罰提供了法律依據。但是,由於我國存在多種經濟體制形式,單位的客觀表現形態也不盡相同,有名為單位實為個人,有名為個人實為單位,還有單位和個人均難以區分的混合體。因此,相關司法部門在對一個具體的犯罪是單位犯罪還是自然人犯罪認識上分歧較大,有時甚至影響案件的公正處理。對此,我們認為,對於犯罪主體的準確確認是單位犯罪能否成立的核心和關鍵。

單位犯罪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法定單位,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由有關負責人員代表單位決定,為本單位謀取利益而故意實施的,或不履行單位法律義務、過失實施的危害社會,而由法律規定為應負刑事責任的行為。此觀點克服了以上觀點的不足,明確地把過失犯罪納入其中,這與刑法之規定是一致的,同時也不限於以非法利益為要件,準確地揭示了單位犯罪的本質特徵。

綜上所述,對單位犯罪的認定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單位性質的把握,在關於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案件的應用法律問題解釋中,對單位的範圍進行了明確劃分。規定了個人因為犯罪而成立公司,開展犯罪行為不認定單位犯罪。同時,如果盜用公司名義犯罪,也不應該認定為單位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