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法律顧問 > 法律

放縱走私罪的界有哪些

法律2.61W
放縱走私罪的界有哪些

刑事犯罪是各種社會矛盾和社會消極因素的綜合反映,並且這種反映表現的領域和強度,與一個國家社會變革的深度和廣度密切相關。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現代犯罪的類型有很多種,刑法中對於不同的犯罪情形以及類型都進行了相應的分類,刑事犯罪的種類很複雜。

精選律師 · 講解實例

放縱走私罪的認定

(一)區分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如果行為人主觀上不是明知,而是由於其業務知識、經驗不足,或者是調查研究不夠充分,工作作風不夠深入,思想方法簡單等造成認識偏頗而發生的錯誤行為,即使造成一定危害後果的,一般也不構成犯罪,如果情節嚴重或者造成重大後果而構成其他犯罪的,應以其他相應犯罪論處。


(二)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於故意且具有徇私目的


如果出於過失,玩忽職守而致走私行為得以放縱,或者沒有徇私目的,而濫用職權放縱走私的,則只有給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時才能構成犯罪,但也不是本罪,而是構成玩忽職守罪、濫用職權罪等。


(三)共同犯罪


行為人如與走私犯罪分子相互勾結,利用職權為走私犯罪分子提供方便,構成犯罪的,則應以走私罪的共犯論處。


(四)區分本罪與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界限


存在以下明顯的區別:


1、主體不同。本罪主體僅限於海關工作人員;而後者則為行政執法人員,包括前者在內但比前者廣泛得多。


2、客觀方面不同。本罪表現為徇私舞弊,放縱走私,情節嚴重的行為;而後者則表現為徇私舞弊,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移交,情節嚴重的行為。顯然,本罪一般是純正的不作為,即對走私行為完全不採取措施,予以放縱;後者則對走私行為作了處罰,只不過是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而未移交。


3、對象不同。本罪對象為走私分子,既可以是具有走私行為但不構成走私犯罪的一般違法分子,又可以是走私犯罪分子;而後者則必須是走私犯罪分子,否則,即不可能構成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