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債權債務 > 債務債權

債權人撤銷權主觀要件是什麼?

1、債權人撤銷權的成立要件

債權人撤銷權主觀要件是什麼?

(1)客觀要件

撤銷權成立的客觀要件爲債務人實施了危害債權的行爲。該要件包含以下意思:

首先,債務人須於債權成立後實施行爲。債務人的行爲是合同行爲還是 單方法律行爲,是有償還是無償,在所不問。但事實行爲與 無效民事行爲,不在此列。因爲事實行爲無從撤銷,無效民事行爲無須撤銷。其他的行爲,諸如訴訟上的和解等凡屬於處分債務人財產的行爲又是可撤銷的,皆屬之。

其次,債務人的行爲須爲使其財產減少的財產行爲。 債務人所爲的不以財產爲標的的行爲,或者雖以財產爲標的,但不爲使其 財產減少的行爲(如放棄受 遺贈),不得撤銷。

再次,須債務人的行爲有害債權。所謂有害債權,是指債務人的行爲足以減少其一般財產而使債權不能完全受清償。若債務人爲其行爲雖使其財產減少但仍不影響其對債權的清 償時,債權人自不能干涉債務人的行爲。債務人的行爲是否害及債權,應從兩方面考察。一方面債務人因其行爲而使其無資力清償債權。何爲債務人無資力,各國法上有不同規定,瑞士以債務超過爲要件,而德國以支付不能爲要件。一般說來,於債務人爲行爲時,債務人的其他資產不足以滿足一般債權人的要求,即爲無資力。債務人有無資力應以客觀上存在不能支付的事實爲標準,而不能以債權人的主觀認識爲標準。另一方面,債權人的債權因債務人的行爲不能受完全清償。但債權人的債權附有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只能於擔保物的價值不足清償的債權數額限度內行使撤銷權。若擔保物的價值足以擔保債權的受償,債務人的行爲不害及債權,債權人不能行使撤銷權。

(2)主觀要件

債權人撤銷權成立的主觀要件,是債務人與第三人 主觀上有惡意。對於撤銷權的主觀要件,依債務人所爲的行爲是有償或無償而有所不同。若爲有償行爲,則須債務人爲惡意,債權人的撤銷權才成立,受益人爲惡意時,債權人才得行使撤銷權。而對於無償行爲,則不以債務人和第三人的惡意爲要件。因債務人無資力而爲無償行爲,其有害債權,至爲明顯,況且無償行爲的撤銷,僅使受益人失去無償所得的 利益,並未受其他損害,法律理應先考慮保護債權受危害的債權人利益而不應先保護無償取得利益的第三人。?

債務人有無惡意,一般應實行推定原則,即只要債務人實施行爲而使其無資力,就推定爲有惡意。至於受益人的惡意,則應由債權人證明。受益人的惡意以其知道其所爲有償行爲會害及債權爲已足,而不須對債務人有害及債權的串通。

2、撤銷權的行使

債權人的撤銷權由債權人行使。凡於債務人爲有害債權行爲前有效成立的 債權,債權人均可行使撤銷權。因撤銷權的行使於第三人有重大利害關係,因此,債權人的撤銷權,須由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依訴訟方式爲之。

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應以何人爲被告,依對撤銷權性質的認識不同而有不同。依折衷說,債權人行使撤銷權自應以債務人、與債務人爲行爲的相對人以及利益轉得人爲共同被告。因爲行使撤銷權既要求撤銷債務人與相對人所爲的行爲,又要求受益人返還其所得利益。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範圍以債權人的債權額爲限,因爲行使撤銷權的目的是爲了保全債權。

債權人的撤銷權如同其他撤銷權一樣,應有除斥期間。債權人自應於權利行使期間內行使,否則,除斥期間屆滿後,債權人的撤銷權即消滅。依《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條規定:“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爲發生之日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其中一年與五年皆爲除斥期間。

透過上述學習,我們可以知道債權人撤銷權主觀要件要求債務人具有惡意,是明知道會損害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但卻實施了該行爲,導致債權人因債務人的不法侵害行爲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因債權撤銷權在民法上是一種形成權,故該權利的行使具有一年的除斥期間,最長時間不得超過五年,因而區別於民法上的訴訟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