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位置:首頁 > 合同事務 > 合同糾紛

自然人僞造簽字合同無效嗎?

自然人僞造簽字合同無效嗎?

一、自然人僞造簽字合同無效嗎?

僞造簽名的合同是無效的,如果帶有非法佔有目的的,金額較大的,會涉嫌合同詐騙罪。根據合同成立的禁止性規定和必須滿足的條件,那麼因爲僞造簽名確立的買賣合同,首先不符合成立的法定條件,所以也不會發生法律效力。如果受害的一方被要求履行合同,可以積極主張簽名的違規。不過,如果想認這筆買賣的,那麼也可以去追認,並且不同於限制民事行爲能力人的追認時效,這裏受害方可以隨時追認合同。

如果是屬於的欺詐行爲就是無效的,要看對方僞造的目的。所謂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詐人因欺詐行爲發生錯誤認識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礎上產生的。

二、合同生效的要件有什麼?

合同成立後,能否產生法律效力,能否產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後果,要視合同是否具備生效要件。合同生效應當具備以下要件:

(1)合同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爲能力。

合同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爲能力以及締約能力,才能成爲合格的合同主體。若主體不合格,合同不能產生法律效力。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行爲人的意思表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心的意思。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主要包括兩層含義:

1、合同的內容合法

即合同條款中約定的權利、義務及其指向的對象即標的等,應符合法律的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要求。

2、合同目的合法

即當事人締約的原因合法,並且是直接的內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達到非法目的等規避法律的事實。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

僞造的簽字合同不具備法律效力,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要想生效需要滿足法定條件,訂立合同的當事人要具備相應民事行爲能力,訂立合同的內容不能違反法律規定,不能違反公序良俗,不能損壞社會公共利益,合同的意思是當事人的真實意願。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