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吧

我國夫妻分居離婚財產怎麼分?

我國夫妻分居離婚財產怎麼分?

一、我國夫妻分居離婚財產怎麼分?

我國現行《民法典》未對夫妻分居期間的婚姻當事人各方所得財產的所有權作出規定,夫妻分居期間各方所得歸夫妻共有。這個規定有悖於公平合理原則,夫妻關係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的統一,在夫妻關係中,權利的享有和義務的承擔是對等的。分居期間雙方互不履行義務,如將分居前的權利認定爲夫妻共有,有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相違背。

夫妻分居,離婚時一方所負的債務不一定屬於共同債務。這裏要分兩種情況:

1、我國法律規定,夫妻一方受另一方虐待,無法共同生活而離家出走,出走方爲日常所需開支及治療疾病、撫養子女所欠債務,爲夫妻共同債務。

2、法律還規定,婚姻存續期間,雙方因關係惡化而分居生活,一方從事經營所負債務,其收入也未用於家庭共同生活的,屬於個人債務

那也就是說,分居後一方所負債務是否屬於共同債務,就要看其負債的緣由而定。如果一方不堪忍受另一方的虐待、歧視而出走或分居,在分居期間爲了生活或爲盡法定的贍養、或爲治療疾病等而負的債務,應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因爲夫妻間就存在着法定的相互扶養的義務。

如果分居後的一方是爲了生產、經營所負的債務,而其生產經營的收入並未拿來養家或並未用於家庭共同開支的,那麼,其經營與生產繫個人行爲,於其家庭生活無關,爲此而所負的債務也屬於個人債務,應由其個人清償。離婚時,另一方沒有代爲清償的責任。

二、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離婚時,原爲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夫妻爲共同生活或爲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等所負債務,應認定爲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時應當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

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一方從事個體經營或承包經營的,其收入爲夫妻共同財產,債務亦應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我國關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表述可以總結爲: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爲夫妻共同生活或爲履行撫養、贍養等義務或爲夫妻共同利益而與第三人之間產生的一種債務。具體到司法實踐中,通說認爲,下列債務應爲夫妻共同債務:

1、以夫妻雙方名義共同借款,不管該借款用於一方個人使用,還是用於雙方共同使用,均應認定爲夫妻共同債務;

2、以夫妻一方個人名義借款,但所借款項確係用於共同生活或共同經營,只要對方承認或債權人能夠證明即應認定爲夫妻共同債務;

3、夫妻關係惡化雖然分居,但一方確因履行撫養子女、贍養老人義務所負的債務,應認定爲夫妻共同債務;

4、因從事合法經營活動,造成虧損所負債務,不管是夫妻一方經營,還是夫妻雙方共同經營,該債務均應認定爲夫妻共同債務;

5、因從事非法經營或禁止性經營活動,造成虧損所負的債務,如果該活動由夫妻雙方共同參與經營,或雖由夫妻一方進行,但另一方明知而不表示反對的,則此類債務亦應作爲夫妻共同債務認定。

實踐中造成夫妻分居的原因很多,而在分居離婚的情況下,要求必須是雙方因爲感情不和而分居,另外此時分居的實際需要持續兩年的時間,並且在這段期間內,雙方沒有再履行過夫妻義務才行。但要是雙方在此期間可以協議離婚的話,自然並不是一定要等分居滿了兩年才能解除婚姻關係。